中國時報記者林良齊獲「第二屆銀響力新聞獎」即時新聞首獎

中國時報記者林良齊,得獎的喜悅躍然臉上,未來將爲更多社會議題發聲。(讀者提供)

臺灣正逐步邁向超高齡社會,高齡衍伸的議題也日漸受到重視,由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主辦的第二屆「銀響力新聞獎」今(21)日在臺北誠品生活松煙店表演廳辦理頒獎典禮。中國時報記者林良齊以《慘!逾2萬名高齡時薪勞工 無法領取1萬元生活補貼》報導獲網路媒體類即時新聞首獎,點出疫情下的紓困竟有年齡歧視,國內高齡就業環境應改善。

本屆「銀響力新聞獎」由厚生基金會董事長詹火生擔任本屆評審團主席,評審類別包含「平面(報刊雜誌)類」、「電視及網路影音類」、「廣播及網路音頻類」、「網路媒體類」、「大專院校類」,共收到116件報名作品,入圍43件作品,今日舉辦頒獎典禮。

本屆「網路媒體類即時新聞首獎」得獎者,中國時報記者林良齊表示,感謝報社總編、主任及同事的協助與幫忙,會寫這篇是因爲各部會去年針對各種對象祭出「花式紓困」,但其中紓困卻綁定社會保險,排除掉高齡者,明明「中高齡及高齡者就業促進法」用了一整章禁止年齡歧視,現在竟然又有這樣的作爲?政府應妥爲思考。

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董事長王乃弘表示,在本屆的報名作品中,看見許多社會中被隱形或潛藏的議題,而且有許多媒體深入探討疫情下,長者要面對的經濟、健康甚至是社會參與等挑戰,爲了不讓高齡議題淹沒於疫情中,這些報導凸顯當前迫切需要,透過多元、正向的高齡報導,探討弱勢族羣的問題並提出解方,展現出媒體最具價值的影響力。

臺北富邦銀行行銷長暨資深副總經理吳薏菱表示,銀響力新聞獎鼓勵媒體透過報導,喚醒大衆對高齡議題的重視,與北富銀關懷樂齡的價值觀相契合,期望未來能有更多媒體以出色的報導,讓銀響力新聞獎成爲臺灣銀髮議題的「普立茲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