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評】中法合作何以“影響世界行進方向”?

(原標題:【中國網評】中法合作何以“影響世界行進方向”?)

中國網特約評論員 慕陽子

2024年是中法建交60週年。應法國總統馬克龍邀請,國家主席習近平於5月5日至7日對法國進行國事訪問。此次訪問是習近平主席在2014年、2019年訪法慶祝中法建交50週年和55週年之後,對法國進行的第三次國事訪問。

60年來,中法關係始終走在中國同西方國家關係前列。繼1964年率先與中國建交以來,法國也是最早與中國建立全面夥伴關係、全面戰略伙伴關係的西方大國,爲國際社會樹立了不同社會制度國家之間和平共處、合作共贏的典範。在當前國際形勢變亂交織,地緣政治衝突不斷,全球經濟動盪加劇的背景下,中法兩國秉持獨立自主、相互理解、高瞻遠矚、互利共贏的建交精神,加強溝通與合作的戰略意義、經貿價值和文明內涵在不斷上升。

第一,中法合作具有戰略高度,共同防範陣營對抗。二戰後,法國以“力量平衡者”形象獨立於世。法國時任總統戴高樂衝破冷戰格局,率先承認新中國。冷戰結束後,法國敏銳地看到美國一超獨霸的野心,看好中國前景地位,看重中法兩國相近的國際秩序理念,與中國合力推動世界向多極化方向發展。馬克龍上臺後主張法國和歐洲在對華政策上應保持獨立自主。中法在應對氣候變化、保護生物多樣性等全球議程上建立了日益緊密的戰略伙伴關係。近年來,美國加緊拉攏西方盟友,妄圖建立“反華同盟”。中法兩國堅持獨立自主的對外政策,打造新時期互信穩定、守正創新、擔當作爲的中法關係,共同推動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極化,將是對“新冷戰”“脫鉤斷鏈”“小院高牆”逆流的最佳迴應。

第二,中法合作具有增長潛力,共同促進經濟繁榮。中法建交60年來,兩國不斷夯實航空航天、民用核能等傳統領域合作,在服務貿易、綠色發展、高新科技等新領域不斷探索,並持續強化彼此間的經貿紐帶。與1964年建交時相比,中法雙邊貿易額增長了800多倍。如今,中國已成爲法國在亞洲第一大、全球第七大貿易伙伴;法國也是中國在歐盟內第三大貿易伙伴和第三大實際投資來源國。當前,中國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高質量發展,法國圍繞綠色與科技推進再工業化進程,兩國將以開放的態度探討戰略對接。此訪期間,雙方簽署18項部門間合作協議,涵蓋航空、農業、綠色發展、中小企業合作等領域。兩國元首承諾雙方將促進雙邊貿易向上平衡,擴大農食、金融等領域合作,推進航空航天、民用核能等領域聯合研發和創新,加強發展戰略對接,拓展綠色能源、智能製造、生物醫藥、人工智能、第三方市場等新興領域合作。

第三,中法合作具有文明內涵,共同維護和平穩定。中法都擁有悠久文明歷史和深厚文化底蘊,同樣對和平與正義有着執着的追求,爲全球文明互鑑發揮引領作用,對全球安全穩定作出重要貢獻。在習近平主席訪法期間,兩國元首承諾加快人文交往“雙向奔赴”,繼續辦好中法文化旅遊年各項活動,爲中法人員往來進一步提供便利。面對烏克蘭危機和新一輪巴以衝突等地區安全問題,中法兩國元首再次強化政治共識,希望歐洲恢復和平,支持烏克蘭危機政治解決,反對戰事外溢升級,共同爲和談創造條件,共同維護國際能源糧食安全、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就中東局勢發表聯合聲明,強調當務之急是立即實現可持續停火,確保在加沙地帶提供大規模人道主義援助、保護平民。兩國元首還就生物多樣性與海洋加強合作、人工智能和全球治理問題發表聯合聲明,相互支持對方提出的多邊倡議,爲應對全球挑戰貢獻中法力量。

正如習近平主席在在法國《費加羅報》發表的署名文章中所說:“中法作爲兩個有獨立自主精神的大國,在歷史長河的每一次相遇都能迸發出巨大能量,影響世界行進方向。”習近平主席的訪法之行作爲新的歷史起點,必將推動中法全面戰略伙伴關係走向深入,爲其賦予更多時代內涵,推動實現中法、中歐的共同繁榮,爲世界的和平發展注入正能量。(作者系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歐洲所副研究員,法國研究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