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視野-2022新能源車:在狂飆中分化 在競爭中融合

歲末年終,回顧一年各行各業景氣度,讓人記憶深刻的火爆行業,新能源汽車必有一席。中汽協最新報告指出,預估2022年大陸汽車總銷量爲2,680萬輛,其中,乘用車年增長9.4%,商用車則較上年同期衰退35.3%,而新能源汽車銷量年增率則高達90.3%,達到歷史性的670萬輛。乘聯會的資料顯示,2022年11月份的新能源汽車市場滲透率已經達到36.3%,較上年同期提升了15個百分點。

值得注意的是,前兩年風光無比的造車新勢力在2022年出現了頹勢。2022年「蔚小理」遇到了增長瓶頸,三個品牌的銷量都是微增。這與比亞迪、廣汽、上汽等傳統車企的「後發先至」形成鮮明對比。

出口方面,與前兩年不同的是,除亞洲外,歐洲市場成爲大陸新能源汽車主要新增出口地區。2022年前三季,比利時、英國、泰國成爲大陸新能源汽車出口前三名國家。

不過出口增長的同時,造車企業也面臨原物料與電池價格飛漲、產業鏈利益分配不均的窘境。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就曾表示,當前電池成本已超過整車成本的40%至50%,讓車企苦不堪言。

長長的汽車產業鏈呈現巨大的利益落差,鋰資源上游企業賺得盆滿鉢滿,整車企業卻只得了表面光鮮,這樣的割裂,刺激愈來愈多整車企業進軍中上游產業鏈,2022年密集出現上下游一體化、整車參與動力電池生產的案例。

比亞迪自不必說,已經完成了超級完整的全產業鏈佈局。2022年以來,廣汽集團、江淮汽車、東風集團、上汽集團、吉利控股均相繼披露自研動力電池和裝車的計劃。

除了上下游一體化融合的趨勢,橫向合作也在增多。以電動車電池龍頭寧德時代來說,其董事長曾毓羣在2022年末時,先後在寧德、宜賓、重慶等多地出席會談和簽約儀式,尤其和華爲的簽約最引人關注。寧德時代和華爲兩家行業巨頭簽約,明確寧德時代動力電池未來將成爲華爲智選車首選電池等合作事項。

對此,資深汽車行業分析師認爲,智慧新能源汽車競賽的上半場是電動化,下半場則是智能化。

電動化目前已經炙手可熱,但作爲電動化最大受益者之一、電池市佔率超過一半的寧德時代,已經開始積極發展汽車智慧化領域,利用自身在電動化方面的優勢,爲智慧化行業提前佈局和謀劃,頗具標誌意義。

專家認爲,汽車智慧化未來發展空間還非常大,除了智慧化水準的持續提升,場景應用也有待推陳出新。值得注意的是,大陸本土汽車基礎軟體,尤其是作業系統核心技術相對薄弱,研發較爲分散,尚未形成規模化效應和行業合力。

展望2023年,火熱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還在高速馳騁,雖然有的已經掉隊,有的後繼乏力,但是整個新能源賽道卻已經壯大,愈來愈多的新技術與新玩家正陸續加盟其中。

隨着汽車行業未來面臨巨大的機遇與挑戰,迫切需要發揮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圍繞智慧網聯新生態,迎接汽車百年變局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