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火碳排全球之冠 環團:曾文生須負起政策責任

臺健空盟發起人葉光芃今再聯合北中南環團舉行記者會,直指臺電董事長曾文生須負起政策責任。(臺健空盟提供)

臺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上週於臺中「2023反空污、抗暖化集會」前揭露,前美國副總統高爾成立的氣候追蹤基金會(Climate Trace)公佈2023年全球8545家電廠中,臺中火力發電廠的碳排放位居全球8545家電廠中第一,痛批這是臺灣之恥。臺健空盟發起人葉光芃今再聯合北中南環團舉行記者會,直指臺電董事長曾文生須負起政策責任。

針對上週臺健空盟指控,臺電迴應強調,2014年的中火的空污、用煤、碳排的確是史上最高,但近年臺電全力改善、碳排降低三成。臺電不願稱10年前是國家之恥,但今年絕對能看見努力的成果,不應被政治語言抹滅。

臺健空盟執行長、彰化縣醫療界聯盟顧問楊澤民今指出,中火被評比爲2022年度全球最大碳排電廠,是地球暖化元兇,臺電至今鴕鳥心態,魚目混珠,不願意面對碳排真相,與國際對話,而臺灣政府的官方揭露碳排數據恐怕和實際排放之間存在巨大鴻溝,官方提供的中火碳排數據可能有低報之嫌。

葉光芃表示,燃煤中火作爲全球碳排重大元兇,歷任總統執政成績都應接受檢視,往前追溯陳水扁總統八年執政,碳監控行動組織當時已認證中火爲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最高的世界第一髒電廠,第二名的南韓電廠遠遠追趕不上,麥寮煤電則同時排名全球第六髒,也是當年臺灣之子的阿扁之恥。

葉光芃說,現任臺電董座曾文生從2018年4月就任經濟部次長,臺電相關業務主要由他督責;而蔡英文總統2021年已公開宣示2050臺灣淨零排放的國家重大施政方向;2022年3月曾文生進而兼任臺電董事長,但過去四年來,中火碳排量的全球排名逐年上升,2019年迄今從季軍直線竄升爲全球之冠。

葉光芃認爲,這涉及曾文生在此期間的治理作爲,必須負起政策責任。繼2007年底陳水扁卸任總統前,中火排名世界第一髒電廠,如今又在民進黨中央執政八年即將卸任前,重返登上碳排王的暗黑寶座,臺健空盟偕同北中南各環團,共同頒發曾文生一個「民進黨執政制造」三年連續退步獎的中火碳排王暗黑冠冕。

葉光芃提及,臺健空盟14年來從健康、空污和氣候看燃煤,而美國氣候特使凱瑞在COP28上強調燃煤是最髒燃料,帶來空污緊急、氣候緊急和健康危急。回看2011年,美國肺臟醫學會確認燃煤排放的是毒氣;2015年英國UKHCC也支持關停燃煤是最強而有效的空污治理,比管控移污更有效。

葉光芃進一步指出,2016年紐約大學研究證實,燃煤PM2.5導致缺血性心臟病的死亡率是一般PM2.5的五倍、柴油交通的1.67倍。而臺化關廠事件那年,臺健空盟也指認殺手的燃煤是萬毒之首,上個月在科學期刊上最新發表的哈佛研究更證實了燃煤粒狀物污染造成的總死亡率是其他來源PM 2.5的兩倍,剛結束的聯合國氣候大會COP28也首創健康日,首次發表有助氣候治理的健康宣言。

中火的毒氣影響圈有多大?葉光芃引用詹長權及莊秉潔等學者的2022年國際發表論文數據,揭露中火是全臺煤電廠當中PM2.5污染濃度貢獻最大的一座,在所有縣市總和的PM2.5污染濃度貢獻佔比高達(67%),在南投縣的貢獻佔比最高(3.595微克/立方米)、苗栗縣居次。悲情南投縣也是所有燃煤電廠PM2.5排放帶來複合污染的最大受害者,總貢獻濃度4.22微克/立方米,當中高達八成五(85%)源自中火的燃煤危害。

臺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專職律師蔡雅瀅表示,政府及燃氣火力支持者長期以「減煤」爲由,力挺「增氣」,但他們觀察到增氣量遠高於減煤量。以臺中爲例,2029年之前,臺中將增加3部大型燃氣機組,包含共260萬瓩的中火新1、2號機及61.2萬瓩的中佳,合計增加321.2萬瓩的燃氣發電,卻僅減少110萬瓩的燃氣發電,減煤量約僅佔增氣量的1/3,根本是「大增氣,小減煤」。

蔡雅瀅說,他們肯定優先以「節能」及「再生能源」取代中火,呼籲經濟部就中火更積極「汰煤」;面對明年即將除役的協和電廠3、4號燃油機組,也應以「節能」及「地熱、屋頂型光電」等再生能源取代,早日淘汰化石燃料,落實健康原則。

臺中市爭好氣聯盟執行長嶽祥文也說,最近環境部公佈了PM2.5數據,顯示中南部PM2.5比去年更高。去年政府宣稱達標是出於政府努力,但今年未達標。政府以大氣環境不佳爲由,卻只是在推諉責任,而中部地區空污惡化正是因爲中央與地方政府在政策執行上不力。有些學者甚至爲政府洗地,指責中部環團要求海中火力發電廠減煤會導致其他地區增加煤使用,這種論述很令人不滿,只是政府無能的表現。

嶽祥文表示,政府應該更積極推動節能政策,例如要求用電大戶更積極減少用電量。過去臺達電在五年內減少50%用電量,但爲何現在政府對用電大戶的要求如此低?政府應提高用電大戶每年減少用電量的要求,而非讓外部成本負擔民衆。

嶽祥文認爲,政府應正視環境問題,不應將責任推給其他單位,例如中央政府聲稱臺中火力發電廠關閉會導致臺灣缺電,但卻未積極進行節能措施。溫室氣體排放要求每年抵換10%連續10年,這樣的規定過於寬鬆,應該更加嚴格。政府也應推動合理的電價政策,不應將外部成本加重於民衆身上。

嶽祥文強調,更令人憤怒的是,政府不正視問題,反而派學者洗地,對於高爾公佈的數據顯示中火是全球最污染的燃煤電廠,經濟部卻沒有否認這一點。如果政府認爲這些數據有誤,應該提出合法訴訟,維護臺灣聲譽,而不是污衊中部環團。「我們作爲人民,都不希望受到污染,如果煤被轉移到其他地方,這絕對是中央政府的責任;政府應該誠實面對問題,而不是尋找藉口或污衊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