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真題再現、標杆作文:《我的“爭”》

【中考真題再現】

梁啓超和陳寅恪的“爭”與“不爭”展現了他們的君子風範。在你的生活中,一定也有過“爭”或者“不爭”的經歷。回想這些經歷,“爭”,或許是學習上的力爭上游、辯論中的據理力爭、賽場裡的誰與爭鋒……“不爭”,或許是矛盾衝突時的主動示弱、榮譽評比時的隨意安然、素淡日子裡的快樂滿足……

請結合自己的經歷,以《我的“爭”》或《我的“不爭”》爲題寫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要求:①先將題目在橫線上填好;②文中不要出現真實的地名、校名和人名。(2015年宜昌市中考語文作文試題)

【標杆作文】

我 的 “爭”

夕陽浸潤了江水。江面上泛着點點紅光。琴房內安靜地滴出水來。一滴,兩滴。輕輕敲打在我的心裡。

綰着髻花的老師漠然地坐在古琴的面前,只留給我線條僵硬的側臉。“你如果再不練琴,就趁早放棄吧。古琴不適合你。”我聽見她這樣說。

是的,我學習古琴已經六年有餘。但是隨着學業任務的加重,我漸漸感到力不從心。無法完成老師佈置的任務,每次都只能留下來補練很久。老師也對我失去了希望。

於是,放棄嗎?

我在心裡喃喃道。突然,眼神撞到手上的一副義甲。八片薄如蟬翼的義甲被光線所穿透,隱隱散發着一種神秘而古樸的華麗之色。我想起才擁有它時那發自內心的喜悅。是啊,我怎麼能因爲學業的困難而放棄呢?

我要爭,爭過自己心中的懈怠!

指尖觸碰到墨色的琴絃,通透靈徹的琴音打破了房內尷尬的安靜。應該是這樣。我在心底肯定自己。打、勾、抹、託。指尖在琴絃上飛舞,流暢而激烈的音樂從琴身瀉出。我的背坐得挺直,眼睛也不再只是盯着手指。我似乎沉迷於這壯麗的音樂,我好像看見了黃沙莽莽的大漠,身着金甲的將軍正親自帶軍。金戈鐵馬的撞擊產生了金屬的火花。我好像看見自己在奔跑,在跳躍,在爭!爭過從前的那個自己。我勝利了!樂曲終於到了盡頭,最後一個音符在我手下撥彈而出。我輕輕吁了一口氣,看向老師。

那女老師也正看着我。眼神不再冷得令人生畏。而是一種驚喜、讚許的溫柔。她雪白的臉上帶着幾分笑意。“對,這纔是你,用力爭取勝利的你。”她的目光之中,我感受到一種發自內心的自豪與喜悅。

原來,“爭”是這樣的驚心動魄,“爭”過之後的天是那樣充滿着成就感與滿足感,“爭”過自己,是跨越性的一步!

走出琴室,周圍已是繁星點點。江水依然我行我素地向東流去。我的心中不再彷徨,不再猶豫。

我“爭”過了自己。

【老師點評】

作者小小年紀,卻已在經歷與思考中發現最大的敵人往往是我們自己——我們自己的懈怠、我們自己的畏懼、我們自己的灰心、我們自己的放棄。因此,當學習古琴與日漸加重的學業任務有了衝突時,作者在短暫的猶豫之後毅然選擇與自己內心的懈怠和放棄“鬥爭”,並且“爭”得驚心動魄,“爭”得喜悅自豪,“爭”過了從前的自己,“爭”出了跨越性的勝利。這獨特的視角賦予了文章陽光積極的精神之美。

作者擅長用細節來點染烘托。“八片薄如蟬翼的義甲”給作者內心的觸動,“打、勾、抹、託”的指法渲染出的古琴絃音的韻味悠長,“漠然”的“綰着髻花的老師”給作者的暗示與壓力,都讓我們的心在作者細膩的筆觸中沉浸起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