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環差一次過關 半導體廠商製程技術將獲提升

經環評委員基於空污水污,以及致癌風險值大幅降低至可接受範圍,開發單位承諾釐清園區開發與影響區域女性得癌的關聯性,經委員決議通過大會,本案也是近期一次就通過初審及大會審查環差案。(取自環評書件)

因應半導體廠商製程技術提升,中科園區提出臺中園區環差變更審查,內容調整化學品項目用量,經環評委員基於空污、水污,以及致癌風險值大幅降低至可接受範圍,開發單位承諾釐清園區開發與影響區域內女性得癌的關聯性,經委員決議通過大會。

環保署今(9)日召開第338次環評大會,審查中部科學園區-臺中園區擴建用地(化學品項目變更)環差案。

中部科學園區臺中園區擴建用地開發面積約53.08公頃,該園區引進「半導體產業及上中下游產業」、「精密機械業」及其他科學事業,結合既有園區產業型態,並形成羣聚效應

開發單位中部科學園區管理局表示,因應半導體廠商製程技術提升,調整磷酸氫氟酸等化學品使用項目及數量, 本次變更具提高國家產業競爭力之正面效益, 因與107年環差所載內容有所差異,因此依法辦理變更。

開發單位指出,本次變更後酸鹼氣每年排放量從44.141公噸降至39.418公噸,空氣污染排放量明顯減少。

環評委員表示,近年女性在園區影響範圍中癌症發生率有提高,開發單位應釐清園區開發與女性得癌的關聯性,尤其污染物與癌症類別要有對照表供參考。

出席單位臺中市環保局提醒,開發單位基於社會責任曾承諾確保進駐半導體廠商負責每年1000公頃的稻草收購或協助地方推廣益菌肥,希望之後能如實履行。

環評委員指出,開發單位在空污及水污排放上都較先前改善不少,致癌風險值也低於可接受風險值,經同意本環差通過,本案也是近期一次就通過初審及大會審查的環差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