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衝擊 臺5000大企業獲利衰退超過一成

▲去年美中貿易影響下,臺灣營收5000大企業在營收上僅微幅成長,但是獲利卻是明顯衰退。(圖/路透

記者吳靜君臺北報導

CRIF中華徵信所今(1)日公佈最新的臺灣地區大型企業TOP5000研究顯示,中美貿易戰影響下,臺灣5000大企業受傷不輕,不僅去年(2019)營收只有微幅成長,獲利更是出現年減率超過一成的現象

中華徵信所觀察,臺灣5000大企業包含營收成長連續兩年下滑、營收增加家數創三年新低、獲利呈現兩位數負成長、營收衰退的產業近八成,中華徵信所提醒,如果中美貿易站愈演愈烈,臺灣受到的影響也會愈來愈大。歐美近期「去中國化」及美國採取的「圍中」與「困中」策略,臺灣面臨兩岸產業共榮時代崩壞,產業必須超前部署

前5000大企業營收 三年來首次負成長家數比正成長多

根據中華徵信所統計,5000大企業的營收總額從2018年的37.30兆元,到去(2019)年上升到37.5兆元,雖然續創歷史新高,但是成長率不到1%,爲近三年成長最低的一年,顯示5000大企業的營收成長動能確實因中美貿易戰萎縮。

同時營收成長的家數爲2300家,創三年以來新低,較2018年大幅減少了541家之多;同時營收負成長的家數也是三年來首次超過營收成長家數,透露出5000大企業在中美貿易戰中的隱憂再一步升溫。

甚至以營收1000大企業來說,衰退的家數達到425家,也是三年來新高,相較於2018年營收1000大企業衰退家數只有286家,2019年的衰退家數大幅成長了48.6%,顯示營收成長的壓力波及範圍正在擴大。

前5000大企業獲利衰退一成 500大、100大同步衰退

從獲利上來看,5000大企業稅後純益爲2.76兆元,較2018年的3.76兆元大幅衰退了10.05%,衰退程度超過一成,顯示中美貿易戰對5000大企業獲利造成實質影響非常大;以營收前100大企業來說,獲利爲1.58兆元,較2018年的1.73兆元,衰退8.34%,爲連續兩年衰退。

前500大企業稅後純益則爲2.28兆元,較2018年2,5兆元也衰退8.65%,這也顯示超大型企業獲利也難以倖免於中美貿易戰的威力

▲5000大企業近三年營收與獲利。(圖/中華徵信所提供)

退出中國大陸 總體情勢不利臺灣大型企業發展

中華徵信所表示,臺灣必須全神關注全球貿易模式正醞釀重大改變。在美國的主導下,美歐供應鏈「去中國化」形成基本共識,同時在「後新冠疫情時代」揭開序幕,美國透過國際政治壓迫及經濟制裁,形成「圍中」與「困中」形勢,促使美中關係日趨嚴峻。

中國大陸本身的經濟形勢更爲惡劣,陸、臺產業間競爭將更爲激烈。除了在晶圓代工領域中國大陸本土半導體企業還沒有和臺灣競爭的能力外,其他電子製造產業中國大陸本土企業處處都有臺商勁敵

只要大型電子製造業臺商退出中國大陸市場市場份額必有大陸本土企業隨時取而代之,總體形勢上不利於臺灣大型企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