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歐峰會雞同鴨講 歐洲官員:愚人節開會不必太認真

中歐峰會上雙方領導人關切的議題南轅北轍,會談幾乎沒有交集。歐洲官員調侃道,愚人節的會談不必太認真。(圖/新華社)

4月1日的中歐峰會以視頻方式舉行,會後雙方沒有發佈聯合聲明,也沒有任何可拿得出來的成果。分析人士認爲,這次峰會完全是「雞同鴨講」,歐方極爲重視的烏克蘭戰爭問題,中國並不熱衷。歐洲官員調侃道,反正是愚人節開會,不必當真。

《美國之音》指出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Charles Michel)和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總理李克強分別舉行了視頻會談。雙方在烏克蘭戰爭問題上完全沒有交集,而由於中俄的密切關係,這次戰爭讓歐洲對中國的看法完全改變。

米歇爾會後對記者說,這不是一次「常規」(not business as usual)峰會,而是「戰時」峰會。他說,歐洲現在面臨二戰後最嚴峻的安全危機,「我們呼籲中國幫助結束在烏克蘭的戰爭,中國不能對俄羅斯違反國際法的行爲視而不見。」這是與中國領導人舉行峰會的目的之一。

米歇爾沒有像美國總統拜登那樣嚴厲地警告中國,但是他強調,中國爲幫助結束戰爭而採取的積極措施將受到所有歐洲人和國際社會的歡迎。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說,他們向中國領導人強調,必須尊重國際法以及烏克蘭的主權和領土完整,中國作爲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肩負着特殊責任。

報導說,會後《新華社》的報導輕描淡寫地表示,歐盟領導人「介紹了歐方有關烏克蘭危機的看法和主張」,對於俄羅斯,習近平認爲「烏克蘭危機的根源在於歐洲長期積累的地區安全矛盾,治本之策是照顧有關各方的合理安全關切。」

報導表示,在歐中峰會前,曾有歐洲官員調侃道,因爲這是在「愚人節」舉行的峰會,是不需要太當真。

美國企業研究所亞洲安全專家扎克.庫珀(Zack Cooper)表示,「我不認爲歐洲、美國或其他人能夠改變中國對自身利益的看法。拜登團隊幾周前嘗試過,但沒有奏效,我看不出有任何理由相信歐洲人的運氣會比較好。」

美國大西洋理事會全球中國中心主任舒爾曼(David Shullman)則說,中國的反應不令人意外,烏克蘭戰爭絕對是歐洲人看待中國的轉折點,如果北京以爲不作出任何改變就可以繼續與歐洲的關係,就有點「過度自信」了。很多西方公司現在正在離開俄羅斯,這也有可能發生在中國的歐洲公司身上,歐洲領導人用歐洲與中國的經濟聯繫「含糊地威脅」中國,也是令人深思的。歐洲現在已經有了真正的改變,而中國可能沒有完全理解現在的情況。

報導指出,在這次峰會上,就中歐雙邊舊有的矛盾沒有取得任何進展,而中國本來是希望藉助這次峰會的機會重啓與歐盟本來已經緊張的關係。米歇爾沒有提到雙方是否要重啓《中歐投資協定》的事宜,他只表示,歐盟與中國的貿易和經濟關係也是雙方會談的內容之一,他還向中國提出對陶宛的歧視性貿易做法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