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歐峰會今登場 馮德萊恩:不容忍貿易失衡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表示,不會容忍歐中貿易失衡,將透過談判解決問題。圖/美聯社

近期中歐官員會晤概況

中歐峰會7日在北京登場,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與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Charles Michel)等人會談。值此歐盟尋求對中國「去風險」之際,馮德萊恩會前表示,不會容忍歐中貿易失衡,將透過談判解決問題。

另據路透報導,兩名義大利政府消息人士6日表示,義大利已正式通知中國將退出「一帶一路」倡議,結束數月來義大利對這該計劃未來的質疑。

綜合外媒報導,每年由中歐雙邊輪流舉辦領導人峰會,本屆峰會罕見推遲至下半年舉行。歐洲執委會副主席兼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波瑞爾(Josep Borrell)原定4月訪中,因其感染新冠病毒以及時任中國外長秦剛遭調查等原因二度推遲,最終於10月成行,使得峰會推遲至12月。

外媒引述馮德萊恩5日表示,歐盟並非要與中國「脫鉤」,而是要「去風險」,歐中貿易失衡日益嚴重,過去兩年雙邊貿易逆差翻倍,目前已高達近4,000億歐元,歐洲領導人不會容忍長期失衡的貿易關係,且歐洲擁有保護市場的工具。

馮德萊恩強調,願意透過談判解決問題,仔細考慮談判桌上的選擇,也符合中國利益。此外,擬向中方提出中國製裁歐洲議員的問題,認爲相關制裁不合理。歐盟官員透露,雙邊還將討論俄烏戰爭、以巴衝突及中東問題,本次峰會將不發表聯合聲明,且不期待達成具體成果。

中國外交部6日表示,中歐貿易現狀是宏觀經濟環境、國際貿易條件和雙方產業結構共同影響的結果。貿易數據不能反映全球產業鏈供應鏈融合下,中歐貿易的利益分配格局,在中歐企超過三分一出口量返銷歐洲。表面上看,中國擁有順差,但實際上相當一部分的利潤由歐方享有。

2022年末以來,米歇爾和馮德萊恩時隔多月先後訪中,引發外界對於歐盟對中政策方針分歧的關注。歐盟內部也積極重整旗鼓,揚棄「脫鉤」,並自3月份首度提出「去風險」的說法,獲七國集團(G7)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