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成都燃氣暴漲曝出更多後續,事實證明,有些人吃相太難看了

01

重慶燃氣費暴漲的事情在網上發酵了快一個星期,伴隨着這塊遮羞布被揭開,沒想到越來越多的問題浮出水面。

就在重慶方面宣佈啓動調查,一切問題還沒有水落石出之時,成都和南通等地也曝出了類似的問題。

昨天,知名編劇李亞玲發文稱,自己之前在海南待了兩個月,明明家裡沒人但成都的家中還是產生了500多立方用氣量。

李亞玲還說,自己所在的小區很多家裡都出現了類似的情況,現在小區業主羣已經炸鍋了。

同一時間,多位成都市民在當地問政平臺上反映燃氣費異常上漲的問題。一石激起千層浪,伴隨着媒體的報道,越來越多的網友站出來訴說自己的遭遇,無一例外全部都指向了燃氣費異常上漲。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成都的這次燃氣上漲問題比重慶的還要嚴重。

今天媒體更是報道了一個離譜的案例,說成都的一個老人居家4個月,燃氣費居然高達1.5萬元,是往年同期的三四倍。

燃氣公司給出的解釋是因爲計入了2011年入住至2023年2月滯後氣量。這個解釋看似合理,但還是讓人忍不住感嘆一句吃相太難看了!

一個10年的滯氣量,他們能忍到今天才收取,說出來誰信?另外這過去十年漏計的數據存在哪裡?新表又是怎麼讀取過去漏記的數據?

最有意思的是,計量檢定測試院檢定稱燃氣表合格,而燃氣公司又稱氣表傳輸器故障。那麼用戶到底應該相信誰?到底是哪一方在說謊?

就在今天,媒體又曝出了新的內幕。在成都和重慶等多地燃氣費用異常暴漲後,媒體查出這些燃氣集團背後的股東居然涉及到同一家公司,這家公司就是華潤燃氣投資有限公司。

如果沒記錯的話,華潤可是實打實的央企,現在事情徹底鬧大了,只看他們如何收場。

02

廣東英德大灣鎮最近很沒面子,因爲央視今天發文說了他們,準確來說這不算是說,而是怒批。央視的標題也很直接,叫“公共體育設施上鎖,別把民心鎖在門外”!

事情起源於這個鎮給自己蓋了個大型體育館,不過這個體育館可不是給羣衆蓋的,而是供某些人自己消遣的。

於是當地羣衆跑去市長信箱留言,結果得到了這樣的回覆:“大灣體育館是五小場所,爲了安全規範管理,禁止外人入內。”

意思很明顯了,羣衆就是不給進這個體育館,這個體育館只能內部使用。拿着納稅人的錢,建了個體育館,結果還不給羣衆用,這不是明晃晃的殺人誅心,不把其他人當人嗎!

事情到這還不算完,就當記者去當地文旅局採訪時,文旅局直接一句話讓衆人啞口無言:人家單位有錢,你能怎麼辦?

我能怎麼辦?你看看這話說的,人家單位的錢從哪來的心裡不清楚嗎?難不成是放在賬戶上平白無故自己長出來的?還不是納稅人的錢!

記者進一步追問:不讓羣衆進,那如何滿足羣衆的運動需求?

回答更是炸裂:那沒辦法,缺乏建設資金。

但凡腦細胞正常,但凡小腦沒有殘缺都不會說這種話。某些少數人有需求,就立馬建體育館;羣衆有需求就是沒辦法、沒資金。

03

最近,有人舉報稱安徽蕪湖繁昌一碼頭企業,一年被執法檢查了超200次。

企業負責人說,自從碼頭建設開始後,當地的交通和城管等部門隔三差五就來現場執法檢查,導致工期一再延誤。

蕪湖方面的調查則顯示,2023年全年,相關單位對這家企業開展檢查、走訪活動共65次,此外還開展了安全環保等工作指導25次,宣傳走訪9次,助企紓困走訪5次。

總共加在一起就是104次。

除去節假日、週末,算下來基本上是兩天來一次,這誰吃得消。這甚至讓人不得不懷疑,企業老闆是不是得罪了什麼人。

下面這件事發生在安徽懷寧秀山鄉西澗村,2020年,當地村民的名字被簽在了一份《懷寧縣建設用地徵地協議書》上,連同一份村委會出具的《不要求聽證的說明》被提交給了相關部門。

2022年,這些土地獲批轉爲建設用地,用於秀山加油站的建設。

當地的一名村幹部說,徵地協議書的名字要麼是村民本人籤的,要麼是授權別人籤的。

然而有意思的是,當地數十位村民出具手寫證明,並附上身份證照片,聲稱自己並沒有參加當年的政協協議簽字,有的則稱是在不清楚土地用途的情況下簽字的。

現在辦張電話卡都要本人簽字,咋到了這就能代簽?明明很多字跡都一樣,怎麼能睜眼說瞎話說是本人籤的?

歸根結底,這些新聞的整個過程,都過於侮辱智商了,用范志毅的話來說,就是“臉都不要了”。

這吃相屬實有點難看。

這個世上有兩種吃相難看,一種的窮人的吃相難看,如果被盯上,就必須馬上變得優雅起來,哪怕窮人因此而吃不飽。

還有一種則是有權有勢者們的吃相難看,就算被盯上,也要看盯上他們的是什麼人,什麼身份,如果是窮人,那完全可以毫不理會地繼續難看下去。

人與人之間有很大不同,每種吃相難看背後也不盡相同,它往往還分爲真難看和假難看,比如吃不飽的難看和滿肚肥腸的難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