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時社論》避免臺鐵下一場悲劇

社論

臺鐵太魯閣事故造成50死、218人受傷慘劇,從總統英文行政院長蘇貞昌高喊要「改革臺鐵」。民衆或許還記得,2年半前發生普悠瑪事故時,當時的行政院長賴清德也喊出要改革臺鐵,其成果如今大家都看到了!改革不能喊假的,必須面對真相。整治臺鐵沉痾積弊,唯有啓動財務改革,以財改推動企業改造。

財務改革應優先公司

微觀角度看,這場悲劇意外事故,沒有任何人能預測到一臺工程車會突然掉落軌道,纔會導致悲劇;但從巨觀角度,悲劇的「種子」早已埋下,臺鐵長期虧損無法吸引優秀人才,老舊單位管理鬆散、得過且過、毫無風險觀念。就如當年普悠瑪事故後,外界赫然發現臺鐵爲降低成本列車只由1名司機負責,發生事故後才趕忙增爲2人負責。這次太魯閣號事故則讓外界看到臺鐵對工地管理不當、鐵道安全維護不周、工程費過低等問題

某個角度而言,這一切問題的根源,可歸因爲臺鐵財務結構惡化。俗話說「皇帝不差餓兵」,一家數十年來每年虧損20多憶元、累積負債4144億元,未來前景與「錢景」同樣無望、幾無可能創造盈餘員工加薪的單位,對外界有多少吸引力?內部士氣能多高昂?因此,改革臺鐵的第一步一定是要進行徹底的財務改革,而且財改優先於公司化,如果沒有財改,公司化意義也不大。

外界多認爲臺鐵「虧損累累」、難以救治,但如果仔細分析情況未必如此。過去幾年臺鐵每年虧損金額大致在25億元上下,今年預估虧損可能擴大到32億元,坦白說,這個金額絕非無法彌平解決。

首先,臺鐵擁有的帳面資產價值高達7800多億元,擁有許多都市菁華土地,但卻苦於經營虧損,頗有「坐在金山上乞討」的味道

臺鐵年營收約250億元上下,來自本業的收入大概在180億元多,近年積極活化資產、增加業外收入,從6年前的30億左右增加到去年的近50億元。但實際上臺鐵的票價因「政治因素」凍漲26年,這段期間消費者物價指數上漲超過3成。政府不必讓票價足額反應,只要調漲2成,就可增加36億元的收入。基本經濟學告訴我們,價格調高會減少需求,旅客會因漲價而減少。但鑑於原本臺鐵的票價就已非常低廉,且多數需求屬剛性需求,因此可預期旅客減少的幅度很低。只要官員拿掉不必要的政治考量讓臺鐵合理漲價,年度虧損問題幾乎就解決了。

改革臺鐵財務結構有方法

除了先讓年度營運創造盈餘外,也必須同時解決臺鐵深層的財務問題。一個是4000多億的負債問題,另一個是退休員工退休金的問題。前者有幾種方案可以考慮,一個是效法金融界處理銀行呆帳方式,切割「好銀行」與「壞銀行」,把呆帳連同臺鐵與營運無關的資產一起切割出去,再由專業者逐漸處理消化;另一個是在公司化時從新公司剝離,直接就由政府以分年編列方式彌補。

至於員工退休金的負擔,外界的說法是臺鐵人事費用就佔營收的9成,因此難以爲繼,這種說法雖有偏誤但不全錯。精確地講是人事費佔本業收入的9成,人事費這麼高,原因就是要負擔退休員工的退休金。坦白說,沒有任何企業有能力負擔。當年美國三大汽車公司日薄西山,也與負擔過多退休金有關。以通用而言,金融海嘯發生時,有26萬員工,但要負擔退休金的退休員工竟高達50萬人,只拿錢不做事的人數遠超過做事的人,企業不垮纔怪,臺鐵情況雷同

退休金問題一定要處理,臺鐵是公務機關,承擔政策責任,政府不能比照當年美國通用,藉破產名義大減甚至取消退休金,但臺鐵要重新出發,公司化勢必要與員工退休金負擔切割,直接的方式當然是政府承擔,但恐怕涉及公平問題,要在兩者之間取其平衡點。如何解決與拿捏,政府必須有所抉擇。

民衆早已厭煩空話,要的是行動。蔡英文總統說普悠瑪事故後「臺鐵改革的144項建議,經過2年時間,已經處理了109項」,這種官式文章,只是讓官僚自我安慰用罷了,於臺鐵改革毫無關係。蔡政府若想避免臺鐵下一場悲劇,就得從改革臺鐵的財改結構出發,走向公司化與企業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