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時社論》蔡英文執政七年 遠離民意

中國時報社論

蔡英文7年前懷着雄心壯志就任總統,希望有一番作爲,在全面執政的順境下,民進黨政府不受牽制,可以恣意施展,自由發揮。依照常理,應該成就斐然。但如今深切檢討,卻發現她幾乎一事無成,所承諾的美好政見全都跳票,所作所爲卻鑄成多方面缺憾,造成諸多新病症與後遺症。她執政7年,對臺灣而言幾乎是一場浩劫。

把臺灣推向戰爭 最大惡果

我們不能否認蔡英文總統執持一些理想,但她從政以來一直是漂浮在高層的黨政精英,多的是抽象概念,卻缺乏對現實狀況與民心意向的深切瞭解;多的是建築在臺獨理念上的意識形態,卻缺乏對國際趨勢的全面性掌握;多的是民進黨長期獨攬政治大權且不受制衡的妄想,卻缺乏對民主政治理念的執着與奉行。由於這些偏倚,她引領政府採行的政策與施政的方向,不是流於極端就是華而不實,更多的是選舉考量,或是謀求一黨私利,結果帶來數不盡的災難。

蔡英文執政的最大惡果是把臺灣推向兵兇戰危邊緣。民進黨政府對兩岸關係的核心理念是兩國論,中國與臺灣各是主權獨立的國家,互不隸屬。基於這個理念,蔡英文否定具有一箇中國內涵的九二共識,也不承認其中有各自表述的空間,因此兩岸官方交流的政治基礎崩解,大陸官方拒絕與蔡政府進行交流協商,而且收回一些惠臺措施,包括兩岸外交休兵。臺灣因之失去了9個邦交國家,此尚非最緊要的損失,最嚴重的是兩岸原有的和諧關係與互信基礎全然消失,陸方一再加強對臺軍事施壓,欲促使蔡政府有所忌憚而改弦更張。然而,蔡英文自恃有美國撐腰,因而將親美反中路線推到極致,淪爲美國遏制中國的棋子。

爲了配合美國「以臺製華」的戰略,蔡政府大量向美國採購武器,不惜編列特別預算舉債購買,而且在非對稱性作戰的政策下,美國刻意將臺灣武裝爲刺蝟或豪豬,就是要臺灣民衆浴血抗中,以持久戰消耗中國的實力,爲此而延長義務役時間,進行全面動員,將備戰搞成全民皆兵的地步。由於蔡英文對美國百依百順,所以臺灣毫無主體性地位可言,反而對中國大陸構成挑釁,愈益激發中共對美鬥爭與加速統一的意志,使得臺灣變得更不安全。

濫權腐化無底線 無德無能

這個「大小姐」一路揮霍錢財不手軟,除了採購武器花了數百億美金之外,爲了美化政績、豢養樁腳、收買人心,蔡政府一再大手筆舉債,從軍購、前瞻計劃、防疫到能源、租屋等各項補貼毫不手軟,舉債再舉債,光是各項特別預算就高達2.6兆以上,不僅造成中央政府的財政極度惡化,而且是剝奪下一代的資源,完全違背世代正義原則。蔡政府將立法院變成橡皮圖章,不斷通過特別預算讓蔡政府借錢花用,但多用在形象工程的營造上,因此並未產生提振經濟發展的效益,臺灣的基礎建設都在原地踏步。

蔡政府侵犯憲政機關行使職權的獨立性同樣毫無顧忌。立法院成爲民進黨的附從機關固不論矣,司法改革一事無成,反而利用威權與人事任命而將其脊樑打斷,監察院亦乎如此;行政院轄下各獨立機關更是脊樑斷裂,通傳會(NCC)、中選會等獨立機關的自主機能不復存在。在政府各單位的首長安排上,蔡英文也不尊重專業,一切以黨的利益爲考量標準,用人唯親,且曲意迴護。所以,王美花、陳吉仲、薛瑞元、陳耀祥這類專業與人品皆不夠格的草包充斥政府機關,這些無能又無德的政務官佔據要津,嚴重妨礙政府正常機能的發揮,更影響國家發展。

這個政府正事辦不好,壞事一籮筐,濫權腐化無底線,而且專挑軟柿子吃,凡是能討好人心的事,都盡心盡力推出,不惜代價;那些難辦的事就儘量拖延,能源政策否定核能發電,已使臺灣面臨缺電危機;勞保破產進入讀秒時刻,卻刻意迴避,只用政府預算撥補,將問題留給後繼者;產業轉型無進展,導致半導體所佔的產業比重越來越高;對大陸產品擺明歧視,全然不顧公平和市場原則,給未來的兩岸經貿帶來不可測的危機。凡此總總,都信而有徵。蔡政府無德又無能,選民實應認清其中弊害,起而用選票抗爭,下架民進黨,臺灣才能復歸常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