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時社論》玩弄介選老招 必遭民怨唾棄

中國時報社論

民進黨每到大選有一套慣用的伎倆,就是以「抗中保臺」爲訴求,操作「中共介選」的肅殺氛圍,塑造出危機四伏的「亡國感」,最後匯聚成愛臺灣、保臺灣就必須團結在民進黨領導之下的幻象,進而贏得大選。這套「三位一體」的綠營勝選方程式,幾乎是屢試不爽、愈打愈順手,在2016、2020這兩場大選中更是達到出神入化的境界,爲蔡英文率領下的民進黨贏得兩度完全執政的戰績。

沒有政績製造危機

今年大選,民進黨顯然還是想故技重施,但恐怕未必能夠如願,因爲風向和環境都已經變了。由於招式用老,綠營又不求長進,同樣的手法一用再用,不僅效應遞減,更已引起民意的警覺心與強烈反感。

不同於當年外在環境有周子瑜事件、香港反送中風潮、王立強烏龍共諜案的推波助瀾,這次大選迄今並無大的變數,大陸當局也相對自制,這就讓民進黨難以順勢找到點燃抗中牌的火種,只能拚命透過放假消息、查水錶找碴、檢調約談等方式製造「中共介選」的感覺。

大選戰情至今膠着,隨着投票日的逼近,檢警調各司法治安單位從去年12月起便如遍地烽火般,全面查察「境外勢力介選」案件,更針對民衆赴大陸旅遊與轉貼質疑執政黨候選人,或是支持在野黨候選人訊息等案件展開嚴查;全臺各地有上百位里長若曾以低價招攬赴陸旅遊,或期間曾接受對岸臺辦人員招待等,都被以《反滲透法》約談、甚至聲押。臺中市的里長控訴被當街帶走,藉口偵辦介選案,但問的卻是「爲什麼要支持某候選人」,氣得里長們直說「本來以爲只有共產黨會做這種事,沒想到民進黨更恐怖!」

去年10月,苗栗有客家鄉親回大陸梅縣祖厝參訪,臺北地檢署也以違反《選舉罷免法》、《反滲透法》等罪嫌進行約談,檢察官還質問他們爲何在羣組裡傳「兩岸一家親」、「子子孫孫要和平」等內容,當場引起反彈,回鄉尋根有如叛國賊,反嗆「難道不要兩岸和平嗎?」令檢方語塞。

而法務部更在行政院會中,直接將「新住民」列爲接受中共介選的關注首位對象,更針對陸配團體進行歧視性的查察重點,這和民進黨過去強調要拉近與新住民距離的訴求形成強烈反諷。尤有甚者,連正待復甦的觀光旅行業者也遭波及,有客人來買去大陸的機票、辦簽證,業者竟也被要求配合調查。而新北市國中生割頸案掀起死刑存廢的討論,受害者家屬沉痛呼籲,堅決反對廢除死刑,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賴清德卻說,特定臉書協同使用帳號將新北割頸案連結廢死是「中國介選」,更引發社會譁然。

檢警調淪政治打手

由於上述工作均被列入查賄選績效的評比,所謂「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檢警調各單位人員爲求績效評分考覈好,只能變本加厲地力求表現,不僅讓檢警調淪爲政治打手,更嚴重戕害司法治安機關的公信力,這股宛如走火入魔般的亂抓介選風潮,即使可收一時的恐嚇效果,但已導致民怨四起,極可能會讓民進黨自食惡果。

最新的民進黨立委候選人羅致政的不雅影片,以及外傳五月天樂團遭中共施壓要求表態這兩件事,也可看出綠營想操作中共介選影響的進退失據、難以奏效。就前者,姑且不論影片的真僞尚未明確鑑定,何以斷言就是「深僞」技術所造?況且以檔次而論,中共若要「深僞」介選,直接從賴清德下手豈不更猛,何須降格找上羅致政?就後者,所謂匿名國安官員透過特定外媒放話,至今五月天未受影響,國安局也想不了了之,這樁試圖「出口轉內銷」的玩弄介選疑案,最後也在藍營追擊真相聲中,讓綠營自討沒趣、噤聲收手。

「中共介選」這張牌過去可以激發危機感,還可讓民進黨的失政敗德、貪腐弊案轉移焦點,但自家立委趙天麟的「親中」婚外情,就足以成爲最反諷的照妖鏡;如果中共介選這麼厲害,能讓民進黨完全執政下,臺灣還如此脆弱、對民主制度毫無自信,難道沒有一點責任嗎?企盼過好日子與正常生活的選民,難道還要繼續容忍這樣踐踏人權、濫用司法的政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