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時社論》下架民進黨才能上架臺灣

中國時報社論

總統大選完成登記,三黨競選態勢確定,侯友宜、賴清德、柯文哲究竟誰能勝出,不到50天就確定。這次大選的民調顯示,民衆的投票意向不盡相同,但「下架民進黨」是超過6成民衆的共識,多數民衆確信唯有政黨再次輪替,臺灣才能解除國安危機,才能拯救民主,才能促使各方面的發展回到正軌。

蔡英文自我感覺良好

蔡英文總統和賴清德對於民意的鮮明趨向懵懂無知,都說當全世界都要「上架臺灣」時,有什麼道理要下架現在的執政黨?蔡英文宣稱世界讚揚臺灣在經濟、國防、科技與民主表現良好,這是往自己臉上貼金,完全是粉飾太平。深入檢討發現,民進黨完全執政7年多來,這四個方面的表現都在倒退,問題重重,再讓民進黨執政下去,臺灣真要被世界下架了。

首先就經濟上講,臺灣近年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同比增長幅度可觀,經濟衰退幅度同樣驚人,出口衰退幅度更不斷創減幅紀錄。連續2年,多家經濟機構紛紛下調經濟增長率預測值,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更大幅下調臺灣地區經濟增長率,狠狠打臉當局「臺灣經濟是20年來最好」的吹噓。蔡政府官員不斷說「黎明將至」,其實一直不見光明,顯示蔡政府拚經濟成績不及格。而且,受僱人員報酬佔GDP比率不斷下降,代表多數民衆生活趨於困苦,而貧富差距達到前所未有的最大程度。民進黨當局沒有任何具體政策,以致於社會不正義現象擴大,蔡英文競選政見對民衆的承諾幾乎全部跳票,還有什麼資格自吹自擂?

再說國防,每年武器採購的金額大幅增加了,但國防力量是否增強了呢?情況恰恰相反,臺灣變得更不安全,軍心渙散,離退軍士官愈來愈多,許多民衆擔憂戰爭可能降臨。關鍵在於民進黨政府強烈反中親美的政略給臺灣帶來深重危機。過去1年半來,中國大陸不斷加大對臺灣的軍事壓力,愈來愈多的戰機、無人機、轟炸機和其他機種飛臨近臺灣的區域,將威懾性的軍力部署到臺灣全島周邊。解放軍還頻繁地在臺灣臨太平洋的東海岸空域和水域開展軍事演練行動,侵擾臺灣所出動的戰機日益多樣化和複雜化,這些飛機跨越海峽中線縮短了臺灣防空預警時間,臺灣已經喪失了海優和空優。

藍白分也要政黨輪替

至於科技,臺灣的半導體業傲視全球,過去幾年臺灣經濟持續成長的關鍵是來自於出口的暢旺,特別是電子、資通及周邊相關產品等科技產業的出口,幾乎佔整體出口比重5成以上。不過,這是半世紀以來苦心經營的成果,跟蔡政府無關。可慮的是,民進黨政府只會吃老本,完全沒有能力開創新產業,所以產業結構愈來愈失衡,而所衍生的風險愈來愈大。另一方面,科技產業發展雖垂直縱深延伸佈局相當完整,但橫向擴散效益卻十分薄弱,顯示民進黨政府未能規畫全方位、前瞻性的產業政策,以至於臺灣產業結構無法趨於完善,國家的資源因之難以合理有效配置。

臺灣在民主上的表現近年同樣出現嚴重退化現象,蔡政府不知羞愧與反省,還以臺灣的民主成就洋洋自得。蔡總統一上臺就針對國民黨成立了「黨產會」、「促轉會」,清算人民團體救國團和婦聯會的財產,用預算收買媒體,並運用國家通傳會打擊異己,關掉中天電視臺。而且在立法院修訂「國安五法」,針對政敵全面打擊。所有的作爲都與民主背道而馳,這樣的民主敢說是完美?由於完全執政而不能節制權力的運用,政府的制衡能量與監督機制幾乎完全崩解。其他憲政機關,如司法院和監察院,同樣淪爲民進黨的附隨機構,至於行政院轄下各獨立機構的媚骨醜態更是令人不忍卒睹。民主在臺灣已是危機而不是資產。

蔡英文列舉經濟、國防、科技與民主佳績,其實都是自吹自擂,禁不起檢驗,甚至近年遭受嚴重傷害。民進黨沒有將臺灣這些可貴的資產與成就發揚光大,反而將其深深傷害。如果再讓民進黨繼續執政,極有可能更加倒退,而使下架臺灣的風險更大。於今之計,即使藍白合破局,但要使臺灣的各項成就繼續留在世人欽敬的架子上,仍然只有下架民進黨一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