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市推藝術教育平權 公共藝術紮根東勢石角國小

文化局7日在石角國小舉辦公共藝術美感紮根教育成果發表,DODO鳥帶領師生們認識「豐盛之樹」。(臺中市文化局提供/陳淑娥臺中傳真)

文化局7日在石角國小舉辦公共藝術美感紮根教育成果發表。(臺中市文化局提供/陳淑娥臺中傳真)

臺中市公共藝術遍及山海屯城區,但多數作品仍集中在市區,爲推動藝術平權,文化局7日在東勢區石角國小舉辦公共藝術美感紮根教育成果發表,藝術家呂沐芢與師生共同創作「豐盛之樹」,一起回憶東勢林業過往風華與豐富自然生態。

文化局副局長曾能汀表示,爲推動藝術平權,去年開始前進海線大安區及外埔區二所國小,辦理臨時性公共藝術作品設置及工作坊,獲師生熱烈迴響,今年第一場公共藝術美感紮根教育成果發表,選擇在東勢區石角國小舉辦,希望將公共藝術教育資源推廣至山區校園。

東海大學美術系副教授張惠蘭擔任策展人,她表示,今年以「與自然共好」爲策展主軸,活動以石角國小的特色課程主題「化石」發想,辦理「磊石爲美」藝術工作坊,創作過程中,看見學生豐富創造力和想像力。

此外,藝術家呂沐芢創作臨時性公共藝術「豐盛之樹」,作品取材自制材廠回收的木料,以積木構成一幅天空與樹木的畫面,除迴應過去在地產業風華歷史,也象徵東勢多彩多姿生態系統和豐盛生命力,即日起至11月30日展出。

石角國小校長李明昌指出,作品設置後學生每次經過都會駐足欣賞,讓原本空白牆面充滿生命力。另「磊石爲美」工作坊也讓師生對石頭藝術創作產生極大興趣,未來學校課程將會繼續深化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