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地方法規解釋不一致 6成外資企業很頭痛

美國商會會長範炘。(圖/記者林信男攝)

記者林信男/臺北報導

臺北市美國商會8日發表「2015商業景氣調查」,內容顯示,近5年來,中央地方法規解釋不一致的問題持續外資企業造成困擾,有高達6成受訪企業認爲,已嚴重影響營運表現。

美國商會會長範炘表示,「2015商業景氣調查」的執行時間是2014年11月,由於正值9合1選舉期間,因此受訪企業也希望,我國政府能積極降低政治不確定性,並減少行政、立法部門之間的摩擦現象

範炘指出,法規執行不能「換了人就換了腦袋」,許多在臺營運的外資企業都遭遇中央、地方政府對法規解釋與執行不一致的狀況,例如在某縣市符合勞動檢查規定作法,到了另一個縣市卻行不通,明顯缺乏全國一致性

現行法規不合時宜,是困擾外資的另一項問題。範炘說明,我國某些法規「3、40年沒修正過」,也曾發生臺灣自創一套規範後,才發現國際上已有通行作法的現象。

範炘說,近1年來,包括國會在內的各政府機關,都在法規、國際接軌等方面,做出許多努力,盼能儘快落實。

範炘強調,有助提升臺灣競爭力具體措施,應儘速完成,在國際競爭過程中,「時間不在臺灣這邊」,臺灣要避免落後。

美國商會資料顯示,本次調查是美國商會第5年對400多名企業代表,進行問卷調查,以瞭解會員企業對過去1年臺灣經商環境評價與景氣展望,這次填答問卷者共245人,回收達成率爲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