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植集團致歉!稱已嚴重資不抵債,負債規模4200-4600億

21世紀經濟報道 記者陳嘉玲 北京報道

11月22日下午,中植集團在小程序公告板塊發佈了《致投資者的一封致歉信》,就中植集團相關產品陸續發生實質性違約向投資者致歉,並披露了總資產賬面金額及負債規模。

在致歉信中,中植集團表示,2021年12月18日、中植集團實控人解直錕先生猝然離世。多位高管和核心人員先後脫崗或者離職,加之集團及旗下企業高度依附於原實控人決策,導致內部管理面臨失效狀態。集團在崗人員通過調整組織架構和機制,採取一系列自救措施,努力扭轉經營困境,但成效不及預期。集團相關產品陸續發生實質性違約,在此向各位投資者致以深深的歉意。

中植集團進一步披露,通過中介機構進行全面清產覈資發現,按照中介機構模擬合併口徑測算集團總資產賬面金額約2000億元,由於集團資產集中於債權和股權投資,存續時間長,清收難度大,預計可回收金額低,流動性枯竭,資產減值情況嚴重。同時,由於債務規模巨大,剔除保證金後相關負債本息規模約爲4200-4600億元。

並且中植集團還稱,初步盡調顯示,集團已嚴重資不抵債,存在重大持續經營風險,短期內可用於兌付債務的資源遠低於整體債務規模。由於集團資產體量龐大,產業分佈複雜、經營主體和項目主體衆多,大量代持企業資產、關聯融資及對外擔保事項還需進一步延伸審計進行覈查確認,最終資產負債狀況可能還會根據覈查情況予以調整,中植集團將及時向投資者通報相關信息。

中植集團在上述公開信中說,對投資者產生損失深表歉意,並深刻且充分認識到整體風險化解工作的緊迫性、重要性、嚴肅性。中植集團向廣大投資者鄭重承諾:遵循市場化、法治化原則,集團將嚴格遵守法律規定,積極配合並敦促中介機構進一步深化清產覈資工作,分準確查清資產債務具體情況,將集團所有資產、權益,公平公正地用於投資者權益的保障。集團所有在崗人員將繼續堅守崗位、履職擔當,做好現有資產的有序運營,對於不良債權,應追盡追,應收盡收,保障投資者合法權益。

據中植集團官網信息介紹,其前身黑龍江中植企業集團公司於1995年創立,公司早期主業爲造紙材料經營與房地產開發,於1999年進行股份制改造,成立中植企業集團有限公司。自2001年起,中植集團進入金融產業領域,同時大力發展房地產開發業務;2002年開始大力發展信託業務,目前是一家資產管理公司,集團總部位於北京。

金融板塊,該集團控股或參股六家持牌金融機構,包括中融信託、中融基金、橫琴人壽、恆邦財險、中融匯信期貨和天科佳豪典當行。控股或參股五家資產管理公司,包括中海晟融、中植國際、中新融創、中植資本、首拓融盛;控股或參股四家財富管理公司,分別爲恆天財富、新湖財富、大唐財富、高晟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