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繳罰鍰也不給加班費? 全臺前10名血汗企業名單曝光!

中油違法次數高達34次。(圖/記者黃克翔攝)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臺灣黑心血汗企業越來越多!過去1年全臺共有8546家企業違反《勞基法規定累計次數高達1萬5187次,比起去年的2305家、4675次,至少增加超過3倍,其中臺灣中油和中華航空名列違法排行榜第1、2名。勞動部表示將針對違法行業進行調查

《勞基法》「血汗企業名單條款」於2011年7月1日實施後,各縣政府可將轄內違反工資工時規定的血汗企業上網公佈,政府原本是希望藉此結合消費者力量對黑心老闆施壓,沒想到不公佈還好,一公佈才發現臺灣違法企業那麼多。

據《蘋果日報》報導,企業違反《勞基法》樣態排行,高居榜首的爲「加班未給加班費」違法次數多達3197次、「超時加班」違法次數2520次、「勞工出勤紀錄未置備或不完備」違法次數爲2175次,以及「未給例假」違法次數1753次。

▲中華航空(圖/記者周宸亙攝)

其中,彙整過去1年全國企業違法情況,統計有8546家企業違法次數累計1萬5187次,比去年的2305家、共計4675次相比,遠遠超出3倍。違反件數最多的竟是公股100%的國營企業「臺灣中油」,其次爲先前鬧罷工的「中華航空」。

此外,像是「嘉裡大榮物流」、「家樂福」、「新竹物流」、「誼光保全」、「日月光半導體」、「臺灣麥當勞」、「世界健身」及「富利食品(必勝客)」也都在違法企業排行榜名單內。

報導指出,雖然國內企業違反《勞基法》情況嚴重,但是多數項目僅開罰2萬至30萬元,導致部分企業認爲繳罰鍰比付加班費划算,根本罰不怕,因此時代力量立委也提出應依照員工規模裁罰,企業未滿30人罰6至20萬元,大企業罰200至500萬元。

對此,勞動部次長國文表示,臺灣以中小企業爲主,如果因爲一項錯誤就遭到重罰,可能會讓企業無法承受,但支持調高罰則上限,額度尊重立院修法。勞動部職安署長劉傳名錶示,物流、量販業經常性違法,未來會加強複查

▼WORLD GYM表示,有些員工早到或晚退使用健身器材後纔打卡,所以才呈現超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