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多地錯峰限電 企業:貨做不完 工人也待不住

“明天又停電了。”看着工業園區微信羣消息,東莞大嶺山鎮一家塑膠模具廠的張老闆馬上通知員工,把貨發給深圳同行做,雖然利潤會少些,但可避免耽誤客戶交期。這樣的狀態,已經持續三週了。

開六停一,開五停二,開四停三,開三停四……這個夏天,和珠三角地區火熱天氣同時來到的,還有規模逐漸擴大的錯峰用電措施

“錯峰全省都有,發牢騷也沒用,該執行的還是要按供電局安排嚴格執行,大家提前把相關工作安排好,儘量減少損失。”東莞大嶺山鎮一工業園區負責人表示。

記者在一個工業園區微信羣中看到,相關部門在組織統計“自發電企業摸查”,統計情況包括已經自發電的企業和準備自發電的企業。統計表顯示,當前自發電企業不多,但準備自發電的企業非常多,預計自發電量在50千瓦~5000千瓦不等。

“我猜政府是不是在醞釀對自發電有所補貼?自發電是不划算,但是沒轍啊,要優先滿足客戶交貨要求。”一位已經自發電的企業主告訴記者。

企業保生產絞盡腦汁

“管理處辦公室鋼結構,裡面比廠房溫度更高,我帶頭停用辦公室所有空調。”東莞大嶺山鎮一工業園區負責人在微信工作羣裡表示。

他說,園區接到東莞市供電局要求,目前每週一、週四實施錯峰限電,當天停止生產動力用電,只保留生活、辦公、保安保溫等必要用電,供電局規定每臺變壓器用電不能超過額定申請電量的10%,供電局後臺會監控各用電單位用電情況,超過規定用電量,將會對園區變壓器直接拉閘停電,並追加48小時停電處罰。

“一開始有的企業不遵守,還偷偷開空調,結果直接就被拉閘了,整個園區都停電,並且要處罰48小時,結果因爲突然斷電,我家機器都被燒壞了,修了幾千塊錢。現在大家都比較遵守了。”該園區一位工廠員工表示,一開始停電沒有規律,做不到提前很久通知,大家抱怨很多,現在每週有固定的時間,企業可以提前做好停電預案,大家都還比較理解。

在東莞長安一個工廠車間,證券時報記者看到一片熱火朝天的景象,轟隆隆的機器聲,飛轉的大功率風扇,汗流浹背的工人室內溫度至少在35攝氏度以上。

工廠負責人告訴記者,現在氣溫高,工人很辛苦,他們緊急採購了幾臺大風扇,每臺機器產生的熱氣都用大風扇儘量吹往室外,室內再開幾臺風扇降溫,但還是很熱。他擔心長此以往會有工人流失。此外,工人一般都是計件或計時工資,停電停工收入減少的話,工人也待不住。

“客戶催得很厲害,現在是開五停二,只能是在可以開工的日子裡,拼命加班趕貨。到限電的日子就調班,安排一部分晚班,安排一部分人做不需要開機的事,比如打包、組裝之類。”另一個電子廠的員工表示,他們工廠一直都是每個月休息兩天、上28天班,現在因爲錯峰用電,每週休息兩天、每個月只上22天班,產能減少較多。“本來現在的生意都好忙,貨做不完,工人放假沒工資,放假放到工人都跑了。”

深圳一上市企業管理層人員向記者表示,他所在的工廠暫未接到錯峰限電的通知,是正常用電,“用以往經驗來看,正常錯峰要6、7月,我們今天開會還在討論,今年國內訂單不錯,準備自備發電機組應對。”

但對部分中小工廠來說,自備發電機組卻是不可承受之重。“平時我們峰谷用電大概0.8~0.9元一度電,如果租柴油發電機,大概成本要到1.6元/度,貴了將近一倍。還不包含我買或者租發電機的費用。”有企業主向記者表示。

記者向一個租售發電機組的中介諮詢得知,以300千瓦時的月用電需求計算,發電機組外加靜音蓋,租金爲1.8萬元一個月;如果購買的話,6.2萬元一臺不含稅,如果需要靜音蓋再加1.7萬元。“建議還是買划算一點,全球氣候變暖,夏季錯峰用電很正常,三四個月租金就夠買一臺,以後還能用。租的話,機器就有快兩千公斤,你租一次安裝拆卸都很費勁,裝和送都要請裝卸車,很折騰的。”

爲何突然用電緊張?

“往年也會限電,印象中沒有這麼早,也不會停這麼多天。”張老闆表示。

往年廣東地區在6月~9月用電高峰期也有類似的限電措施,通過“削峰填谷”來減少用電量,但今年的限制明顯比往年來得更早一些,力度也更大。

證券時報記者從供電服務中心工作人員處瞭解到,今年用電需求變大、煤價上漲、環保等多因素共振,導致當前珠三角地區供電緊張。

用電數據是經濟發展的“晴雨表”和“溫度計”。今年以來,我國經濟持續穩定恢復,全社會用電量快速增長,4月達到6361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3.2%,較2019年同期增長15%。作爲我國經濟大省,廣東第二、第三產業用電需求持續旺盛,1~4月用電量同比分別增長32.2%和40.2%。用電增長太快,是珠三角地區用電緊張的重要原因。

火電仍是廣東電力的主要來源,佔比七成左右。去年下半年以來,全球大宗商品出現普遍大幅環比上漲,煤炭作爲大宗商品的一員,跟隨上漲,動力煤主力合約在5月中旬一度刷新歷史高點到960元/噸,漲幅超過80%。火電企業成本大增,導致部分電廠壓制需求。另外,隨着安全生產和環保政策執行力度進一步加大,煤炭企業環保意識不斷增強,許多煤礦嚴格按照覈定產能安排組織生產,煤炭超產能生產現象明顯得到遏制。

此外,由於近期氣溫的持續攀升,以及雲南等地尚未入汛等原因,導致西部電能在廣東電力供應緊張期間無法增加送電量。多重因素疊加之下,廣東出現了供電緊張情況。

地方政府積極應對

廣東省正步入持續高溫季節,當前溫度已與歷史同期最高氣溫紀錄持平,目前廣東省統調最高負荷需求已超過去年全年最高負荷,省內包括東莞、廣州、佛山、中山、江門等地部分企業都接到了錯峰用電的通知,接下來進入盛夏後,用電量估計會進一步增加。

據新華社報道,廣東省能源局表示已組織並採取有效措施。一是積極協調西部省份,藉助南方電網資源調配大平臺,全力統籌協調西電增加供應,按目前最大能力送電廣東。二是加強省內供給。三是加強負荷走勢預測分析,引導各生產企業適當調整生產安排。

5月25日,順德“產業大鎮”北滘鎮宣佈,推出一攬子獎勵措施,“砸”2000萬元鼓勵企業有序用電、節約用電。該鎮還推進“夜間生產行動計劃”,對積極實施夜間生產的規上工業企業一次性最高補助10萬元。企業自備發電設備、新建光伏發電設備等都有相應獎勵。其中,順德區容桂街道出臺鼓勵企業有序用電十項措施,措施實施期間,街道財政計劃安排600萬元專門用於鼓勵企業有序用電。

除廣東外,雲南、浙江、山東等省份也發佈了2021年有序用電方案。雲南電網5月10日發佈的一則應急錯峰準備的預通知顯示,當前雲南主力水庫透支嚴重,火電存煤持續下滑,發電嚴重不及預期。對各地州用電企業開始應急錯峰限電,錯峰限電量爲10%~30%。

爲了緩解電力供應緊張,各地都在積極行動。比如,內蒙古自治區今年來採取多項政策措施清退虛擬貨幣挖礦項目,截至4月底已關停清退35家挖礦企業。據瞭解,1萬臺“礦機”一個月能“吃”4500萬度電。經初步統計,清退這35家挖礦企業可年節電52億度,摺合超160萬噸標準煤。

有電力從業人士表示,年度用電高峰一般要持續到9月以後,隨着天氣轉涼,負荷纔會下降。接下來沿海地區將迎來臺風季,預計會帶來一定的降水,水電出力大概率會提高。此外,5月19日國常會明確指出,要高度重視大宗商品價格攀升帶來的不利影響,煤價繼續上漲或將受限,其價格的相對穩定有利於提高火電供應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