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縣十大交通建設 添2案獲補助

新竹縣臺1線替代道路一期工程將跨頭前溪,先銜接新竹市武陵路臺68「斷頭橋」。(羅浚濱攝)

新竹縣長楊文科積極推動十大交通建設,臺1線替代道路工程及臺61線連結臺15線道路拓寬工程,日前獲中央覈定補助31.3億元,加上已獲補助的內灣聯外道路新闢工程、經國橋改善工程及縣道122線改善工程,共有5項取得建設經費,將能改善新竹縣交通路網。

省道臺1線新竹縣到新竹市路段,上下班交通尖峰時段都出現壅塞,在前新竹市長林政則時提議辦理臺1線替代道路,從武陵路臺68「段頭橋」跨頭前溪接到新竹縣新豐鄉明新科大前臺1線,終由新竹縣長楊文科推動執行。

楊文科說,交通問題是他非常重視且迫切要解決的課題,推動十大交通建設僅2年已有5案獲得中央補助,短期內會陸續施工,期望能儘速緩解交通壅塞的狀況。

縣府工務處指出,臺1線替代道路經費龐大采分期推動,其中縣道118線至臺68線間路段,因銜接兩個要道幹道,效益較高,作爲第一期優先推動,全長1754公尺,含3座橋樑共長854.55公尺,其中480公尺路段在新竹市。

施做路段北起縣道118線往南跨越豆子埔溪及頭前溪後接新竹市武陵路臺68線武陵高架橋預留的基礎銜接,計劃路寬30米,雙向各兩個3.5米快車道及一個2米機慢車道,兩側並佈設2米寬的人行與自行車共用道。

工務處指一期工程覈定補助28.4億元,預計完成設計後明年動工,預期此工程效益可移轉檯1線交通量約37%至42%,紓解臺1線交通壅塞,也能帶動沿線及竹北西側地區發展。另外,臺61線連結臺15線道路拓寬工程,在新豐鄉臺61線「新豐一交流道口」,現況在交流道口前約200米的路寬約20米,其餘6米,自交流道開放通車後,每逢尖峰時段雙向會車不易而導致壅塞。

工務處指該工程針對未拓寬路段拓寬至20米,依既有道路中心線往二側平均拓寬,並儘量減少建物拆遷的原則下做線形調整,拓寬後佈設雙向4車道,中央分隔島及設施帶3.5米,兩側各一個3米快車道及3.5米混合車道。

該工程中央覈定補助2.9億元,明年發包施工,預期效益可改善目前道路狹窄、會車不易問題,使銜接路口交通動線順暢,節省通行時間,並佈設完整排水系統,強化區域灌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