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晏民專欄-中美貿易摩擦恐捲土重來

今年市場最大的黑天鵝新冠肺炎疫情出現緩解跡象,隨着各國政府逐漸放鬆防疫措施,市場開始對下半年的經濟活動寄予復甦期待;然而美國商務部於5月15日再度展開對中國華爲最新的封殺令,沉寂已久的中美貿易摩擦似乎有捲土重來的跡象。

儘管此利空有可能壓抑市場風險偏好,受惠貿易戰再起的相關族羣將是市場資金轉而青睞的對象,主要爲:1.中國去美化或美國去中化之受惠族羣,這包含IC設計砷化鎵、CCL、連接器、光通訊等。

2.全球供應鏈中國化所帶動臺商資金迴流潮受惠股,這包含臺灣的商辦、工業用地、工業自動化/工具機、臺灣內需消費股等,以及海外龐大資金回臺可能會鎖定的穩定配息與高殖利率兼具之績優藍籌股

自2018年3月到2019年底,干擾市場最大的黑天鵝即爲中美貿易戰與科技戰,這段期間除了美中雙方互徵關稅之外,即屬2019年5月15日,美國將華爲在內的70多家中國企業列爲實體清單,除了禁止美企採購華爲等企業之產品之外,也禁止美國企業提供零組件給華爲等廠商

在美方對華爲的雙向禁制令經過一年之後,美國商務部於今年5月15日,再度宣佈更嚴格的禁制令,即針對華爲等關係企業的客製化晶片,只要涉及美國技術含量0%以上,均不得出貨,除非獲得額外許可

中美雙方科技戰打了一年期間,其實已經可看出,除了中國本土的供應鏈已受惠於中國廠去美化的趨勢之外,身爲第三方供應鏈的臺廠,亦因此漁翁得利。但不諱言,由於最新的管制措施也讓臺積無法在9月中旬寬限期到期後順利出貨給華爲,將爲其第四季與2021年營運增添變數

半導體部分核心零組件,例如FPGA與CPU等臺廠因技術專利問題無法獲得轉單,惟RFIC、類比IC、LCD驅動IC、IP矽智財、光感測元件IC、手機AP、砷化鎵半導體等卻都是臺廠的機會。追蹤臺灣IC設計廠的營收動能早已於2018年第四季超越美國IC設計廠,去年第三季起更在華爲禁令實施下,黃金交叉的擴張幅度更加明顯。臺灣的砷化鎵族羣營收動能則於去年第三季起正式較美國同業出現黃金交叉,且持續迄今。估算中國廠去美化對臺灣IC設計廠的潛在轉單規模商機高達現有臺廠營收三成。

過去兩年因中美貿易戰火不斷,已促使國際大廠與臺廠開始將部分產能移出中國,今年更因新冠疫情造成的斷鏈問題,將加速廠商分散全球供應鏈的腳步。全球最大線性滑軌供應商THK(日系)於日前法說表示,今年首季爲兩年來首次見到訂單開始出現強勁復甦的關鍵一季;全球第二大線性滑軌供應商上銀臺系)亦於日前表示,將於5月起針對部分產品調漲售價或取消折扣,此爲兩年來首次,這隱含工業自動化產業將結束兩年獲利衰退週期,並開始進入成長週期。

臺灣的內需消費股除了長期受惠臺商迴流所衍生的新增消費動能之外,臺灣將於6月7日起實施經濟解封,屆時有助國內餐飲觀光飯店高鐵等內需消費營運重返成長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