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宗慶》疫情之下的另一種生活方式與思考

朱宗慶疫情之下的另一種生活方式與思考。(愛傳媒提供)

【愛傳媒朱宗慶專欄】疫情期間,似乎沒有比大家平安、健康更適合的問候。因爲疫情的關係,雖然無法實體見面,但與親朋好友與同仁之間,仍能以電話社羣媒體的方式,互道關心與問候,彼此間的實體距離也許遙遠,但傳達的心意不減。

前幾天,在與一位朋友通話過程中,朋友問我,最近是不是比較不忙了呢?我的回答是:大多數的時間都待在家中行程確實少了許多,不忙了一些;然而,壓力沒有比較小。說真話,這是這些日子以來,最貼切的詮釋與形容

不管是國表藝或是JPG團隊,爲了防疫,皆已改爲分組居家辦公模式,但所有的運作計劃持續不停的在運行中;行事曆上,仍是一個接一個的「通訊會議」。

國表藝三場館配合防疫政策,雖於5月中旬均已緊急閉館,但也因各項演出活動的取消或延期,快速處理逐檔逐場次節目觀衆退票、檔期異動取消等工作來協助表團服務觀衆。

演出雖停頓、動能不能停,這幾天與三館一團密集的線上會議不停歇,以快速協調、整合三場館的資源和計劃,和各館團共同來激盪,如何與表團共度此次的難關,同時爲疫情過後,臺灣表演藝術的下一步來預作準備。

很欣慰,看到各館團的計劃已陸續完備,後續統整歸納後,將可配合文化部政策步調對外宣佈。

回到JPG團隊,從上週開始,我也陸續以視訊方式,與團隊各部門單位同仁線上談話。5月24日與全國教學中心的講師分批談話,提醒大家務必注意身體健康,同時,也針對未來視訊教學的研擬,做進一步的討論。

停課期間,持續的來關心學生的學習狀況,也鼓勵大家在家練習,保持對音樂、對打擊樂熱情及動能!雖然疫情何時能緩解,目前仍是未知。此刻壓力雖然不小,但時間仍在原有的軸上前進,所有的工作依舊步步行進中。

照顧好自己的身心靈調整原有的生活、工作模式,甚至是思維,以維持動能、持續充實與累積,我想,將是面對疫情與未來,更正面與積極的做法。

作者爲打擊樂家、藝術及教育行政工作者、朱宗慶打擊樂團創辦人藝術總監

照片來源:作者提供。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