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邱志勇老師淺談《臺灣科技藝術節》歷程與魅力

記者戴榕萱/臺北報導

隨着文化部培育跨界創作人,一路走來7年裡終於讓臺灣科技藝術人才小有成就,上週五(8/12)由安娜舞蹈劇團在臺北水源劇場正式揭開今夏最潮、最注目的六檔國際級藝術表演,而今年別於以往,特加入了親子元素,讓家長提早讓孩子接觸科技藝術的觀念,策展邱志勇老師表示:「臺灣科技藝術藉由多面向的展演方式,此類型跨域藝術肯定將會更大衆化親民」。

▲策展人 邱志勇老師表示今年的節目絕對打破民衆「科技就是剛硬」的既定印象(圖/記者戴榕萱攝)

科技藝術節節目在即,以下爲記者訪問邱志勇老師,以其策展人的角度淺談今年的「2016臺灣科技藝術節」的魅力歷程,民衆可藉此瞭解科技藝術與一般演藝術的不同!

Q1:以策展人的角度談談臺灣科技藝術節的緣由與期望?執行展演時的困難與選擇?

策展人邱智勇老師自2011年起以「藝術評論」的角色逐漸進入科技藝術領域,自今成爲《2016臺灣科技藝術節》的策展人,2014年正式與《廣藝基金會》合作策展;臺灣早期以數位藝術、低科技(low tech)的形式演變自今,創作者更懂得使用「多媒材」應用,如:3D投射、動畫、互動裝置...等,順利的將舞臺幕後道具、背景技術搬到幕前,讓藝術範疇中的「科技面」被民衆看到。

廣義基金會在文化部提出「科技藝術旗艦計劃」之前,早已以「給予、鼓勵」的角色積極提供一平臺讓創作者有機會嶄露頭角,而這些跨域作品都必須經過2~3年的淬鍊與雕琢,率能將其科技應用、程式編寫等技術完美呈現。而廣藝基金會下有龐大的創作資料庫,每年可以因應《科技藝術節》不同主題,挑選出適合的團體

Q2:當表演藝術搭上科技應用,如何正確使用科技手段於其中?

每個創作團體的作品,如同「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難以定義「先有技術或先有劇本」,有些團隊的主題發想來自於「由藝術生科技」,另外則是「在科技裡找藝術」,如今年又更精湛的《Second Body》,將3D投影技術結合即時運算,成功在人體上展現曲面投影並創作出各個劇本。因此,不同團隊會有不同的創作期程,但可肯定的是這樣的融合是很巧妙卻又無法分開的共生概念,民衆在8/12起參與「科技藝術節」的每檔展演,便能親眼見到科技與藝術的微妙關係。

▲《Second Body》利用曲面3D投射在人體上,讓舞蹈更令人震懾(圖/廣藝基金會提供)

Q3:表演時遇「停電」或「當機」的備案是什麼?

每個表演者最怕的就是這種不理性的機器,唯一備案就是「等待」,舞臺上的藝術家會爲觀衆來一段即興演出;有趣的是就像科技業的迷信一樣,在電腦主機上放一包綠色乖乖,祈求運作順利。基本上來看這領域的觀衆都會接受科技「不理性」的發生率,自然的在舞臺上維修設備都爲表演帶來一段詼諧的記憶

Q4:期望《科技藝術節》帶給觀衆怎樣的「科技認知」?

臺灣喜愛藝術展演的觀衆有一定比例,但對於「增加觀衆對於科技表演藝術的認知」仍是政府正在努力的目標,雖然有些創作者會自嘲這是「關起門來自己玩」的興趣,不過觀諸臺灣擁有極高的科技密度,這種使命感驅使政府與支持者更想把這些作品延伸觸角,因此今年特加入親子元素,將經典名著小王子立體化,用舞臺說故事之餘也讓臺灣兒童從小就能對科技藝術有所記憶點,使其普及化與深耕。

▲今年特增加了親子共賞的經典名著《小王子》立體化後,更豐富小朋友的想像(圖/廣藝基金會提供)

Q5:臺灣與國外的科技藝術家有何差異?

臺灣在推廣此類型的藝術事業時,適合用「節慶型」的手法使創作者給予民衆得知,經過召集與統籌後纔會挖掘人才,相較於國外藝術者,臺灣創作者較屬單打獨鬥、被動型,直至國家推出某些計劃後,創作者才能接上政府支援進而嶄露頭角。因此,廣藝基金會承接《臺灣科技藝術節》一直積極的推廣國家的旗艦計劃並往政府期望邁進。

Q6:老師在今年六檔表演裡,最欣賞哪種表演模式?

這問題應該要給觀衆去評論(笑),這不代表沒表演的團隊我就不喜歡,今會在舞臺上表演的團隊是依照主題及推廣目標遴選出,有些作品還在成長階段就適合放置於「發表型展演」,今年會在北北桃各個演藝廳看到的都是屬於國際級水準的表演者,並且有明顯的分衆年齡層。不過,個人真心覺得每檔表演所用的科技技術都令人期待,像是黑色流明將要表演的《X_Xrooms》,他以鋼鐵裝造型LED的穿戴搭配街舞,舞蹈不再只是單純的舞姿,人體的動態中彷彿出現電影特效般令人驚豔。

▲穿上佈滿LED盔甲般的外衣《X_X rooms》黑色流明舞蹈更炫麗奪目(圖/廣藝基金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