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傳‧真-貿易新秩序下 企業應變之道

近期紅海局勢讓短期的貿易條件變得更加困難之外,企業也必須加速爲即將發生的新局勢做好準備。圖/美聯社

今年2月於阿布達比舉辦的世界貿易組織(WTO)部長級會議中,包括地緣政治對供應鏈的影響,以及過去兩年貿易和投資環境的變化,都是與會領導人積極討論的議題。

近期紅海局勢和巴拿馬運河干旱所造成的航運挑戰,除了讓短期的貿易條件變得更加困難之外,企業也必須加速爲即將發生的新局勢做好準備。

■數位配送風行,服務業在國際貿易佔比將提升

推動改變的關鍵是新的商業模式與流程數位化,才能強化供應鏈的韌性和永續性。這些改變對企業是挑戰也是機會,而企業本身需要具備市場遠見及敏捷的策略調整,以因應複雜的變局。

與此同時,買賣交易的「商品」和「模式」也正在改變。未來,貨櫃船只將滿載着消費者從跨境電子商務平臺所購買的商品航行至另一個國境;而服務性質的貿易活動在國際貿易的佔比也將有巨大轉變。當前全球貿易額估計約32兆美元,其中五分之一來自於服務業。在往後十年,服務業預計將在新的國際貿易活動中佔據相當大的比例,其中大部分來自數位配送的服務。

爲因應改變,首先,企業必須瞭解自身所在的市場與其他市場的發展與連結。爲了提高營運韌性,許多企業已經開始在離總部更近的地點尋找新的供應商,也就是所謂「近岸外包」。

此外,企業正在新興行業中建立其供應商網絡,尋求淨零轉型所需的工具和技術。例如,永續航空燃料(SAF)對航空業帶來突破性改變,航空公司正試圖尋找最具永續發展性的燃料供應商。

■貿易融資數位化與自動化提供企業便捷解方

其次,完善的金融基礎設施將能讓企業更加靈活、不受國界限制地進行商業活動,並及時因應市場動態。企業如能運用操作簡易的跨境支付和貿易追蹤應用程式,抑或是投資策略聯盟夥伴和系統平臺,促進跨越實體或虛擬交易平臺的全球合作,將是成功關鍵。

對此,匯豐銀行的利基點在於遍佈全球的客羣,使我們得以同時參與交易買賣雙方的貿易活動,從而獲取了獨特的觀點,這不僅能夠讓我們瞭解買家和賣家的需求,也能從中洞悉產業間趨勢。憑藉匯豐銀行經驗豐富的團隊以及對貿易流程的專業,也正推動貿易融資的自動化和數位化,期望能爲企業帶來更敏捷的解決方案。

若企業願意改變並樂於擁抱創新,我們相信回報是可期待的。其中關鍵在於採取戰略性和前瞻性的策略,包括接納全球貿易環境複雜性、運用前瞻技術、建立全球網絡以及建立良好公司治理。

毫無疑問地,世界仍然緊密連結着,但在地緣政治的嚴峻考驗下,貿易模式正在轉變。對內,企業領導者需要針對更多的不確定性調整組織定位,而其涉及的能力包含培養洞察力、預測不同的情境變化與其因應措施,並透過策略佈局強化應對地緣政治的營運韌性。對外,企業間則可加強合作,以促進全球網絡的連結並強化相關議題之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