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討人頭公司行號欠稅 執行署祭查封動產逼負責人現身

社會中心臺北報導

全臺人頭公司行號商充斥欠稅嚴重,由於掛名負責人實際負責人不同,導致稽查人員追繳欠稅、欠費極爲困難,法務部行政執行署爲確保國家債權實現,20日指示所屬13個分署展開新一波追稅行動,臺北分署更至仍在營業商家現場,以查封酒水現金動產方式幕後負責人現身,承諾繳清欠費。

臺北分署表示,行政執行實務上經常發現有借用他人名義登記爲公司或商號之負責人,實際負責人卻隱身幕後,一旦有欠稅、欠費被移送至行政執行分署執行,名義上負責人往往以非實際負責人,僅表示未參與經營無法陳報財產狀況亦無法提出清償方案,導致追繳欠稅欠費困難。

杜絕這類不良人頭文化,該署近日配合法務部行政執行署政策,20日由行政執行官督同執行人員及移送機關代理人至尚在營業的公司行號現場執行。例如位在東區敦化商圈泰式餐飲店欠繳營業稅勞保費共90餘萬元,執行人員至現場查封30箱酒品飲料壁畫雕像等動產,實際負責人當場承諾下週一至分署繳納部分欠款辦理分期繳納。

▲法務部行政執行署針對欠稅、欠費的人頭公司行號商店展開強力追稅,查封食材、酒水及現金等動產逼實際負責人現身承諾繳費。(示意圖/本報資料照與本案無關)

另執行人員於大安區樂利路的日式餐飲店同步查封高價酒5瓶,冰箱一具,並收取收銀機內現金4千元,負責人亦承諾將於下週一至分署辦理分期繳納欠稅。還有義務人於大安區四維路經營販售書店、DVD,已自行於19日到署繳清營業稅9萬餘元,其餘欠費亦辦理分期繳納。

臺北分署表示,爲確保國家公法債權之實現,對於這類人頭公司行號,未來將持續運用法律賦予之查封拍賣財產,或限制出境、聲請拘提管收強制手段,強力執行,以杜絕僥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