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歲女童被猥褻不敢說 2年後在健教課聽到「男性被性侵」崩潰

▲10歲女童被猥褻不敢說,2年後在健教課聽到「男性被性侵」崩潰。(圖/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

記者嚴雲岑臺北報導

一名國小五年級的女童,在健康教育課聽到男性遭性故事時,突然變得歇斯底里又憤怒,老師發現異常,經多次瞭解,才知道她在二年級時,曾遭親戚以「玩遊戲」爲由猥褻,但因家庭教育要求尊重長輩,遲遲不敢發聲。醫師表示,性侵揭露時間,通常需2~3年後或更長,因爲壓力沉積心理,也讓5成的受虐兒終身飽受精神疾患困擾。

全臺去年兒少收容人數近3千人,林口長庚兒童心智主治醫師樑歆宜率領研究進行團隊,發現曾遭虐待的兒童或青少年,就算被送到正向、安全的寄養機構,兒少精神疾患終身盛行率爲54.6%,高出臺灣兒少32.3%兩成,最常見的爲行爲規範障礙症(22.7%),其次是注意力不足/過動症(15.5%)和對立反抗行爲疾患(10.3%),其他還包括憂鬱症與創傷壓力症候羣

▲林口長庚兒童心智科主治醫師樑歆宜。(圖/記者嚴雲岑攝)

樑歆宜提到,受虐兒少創傷壓力症候羣的盛行率,遠高出一般青少年41倍,有些人只要旁人講話大聲,或者手擡得比較高,就會出現情緒不穩定、畏縮、歇斯底里甚至攻擊反應,需要經過多次問診與心理諮商孩童建立關係,才能夠問出傷痛觸發原因,並對症下藥。

林口長庚兒保中心主任葉國偉醫師表示,兒少遭受虐待或不良對待,可能導致或加重其精神疾病,如反應性依附障礙、分離焦慮、懼學症、憂鬱症、適應障礙、創傷後壓力症、飲食障礙、對立行爲疾患或規範障礙等,也可能加重其原有的精神疾病,如自閉症類羣疾患、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或學習障礙等。

此外,有些身體虐待傷及頭部創傷,也會影響兒少認知功能或執行功能,因此完整的精神科診斷性評估神經心理功能評估,可提供後續社會心理治療介入之依據,也可提供後續機構照護及教育系統之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