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金融數據出爐 專家:多項指標回暖 企業活力增強

人民網北京12月10日電 (記者羅知之)“廣義貨幣增長10.7% ,狹義貨幣增長10%”“人民幣貸款增加1.43萬億元”“社會融資規模增量2.13萬億元”。日前,央行發佈了2020年11月金融統計數據專家表示,多項指標回暖,特別是狹義貨幣(M1)再創新高,顯示了企業活力增強,經濟復甦持續向好,金融助力實體經濟效果進一步顯現。

廣義貨幣增長10.7% 狹義貨幣增長10%

數據顯示,11月末,廣義貨幣(M2)餘額217.2萬億元,同比增長10.7%;狹義貨幣(M1)餘額61.86萬億元,同比增長10%;流通中貨幣(M0)餘額8.16萬億元,同比增長10.3%。當月淨投放現金557億元。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廣義貨幣增速止跌回升,主要由以下原因導致:本月新增人民幣貸款1.43萬億元,分別比上月和去年同期多增7402億元和400億元,信貸派生能力穩中有升,對M2擴張起到積極作用。本月財政存款減少1857億元,比去年同期少減594億元,但比上月多減10907億元,財政支出對貨幣投放形成貢獻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認爲,11月末M2增速反彈,與財政存款季節性下滑直接相關,不改其波動下行的大方向。11月末M1增速續創新高,主要體現經濟修復進程較快推進,各類市場主體經營、投資活動趨於活躍,企業活期存款增速加快。

人民幣貸款增加1.43萬億元

央行數據顯示,11月份人民幣貸款增加1.43萬億元,同比多增456億元。分部門看,住戶部門貸款增加7534億元,其中,短期貸款增加2486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5049億元;企(事)業單位貸款增加7812億元,其中,短期貸款增加734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5887億元,票據融資增加804億元;非銀行業金融機構貸款減少1042億元。

王青表示,11月新增人民幣貸款環比季節性多增,當月票據利率下行帶動新增票據融資轉正,同比小幅多增主要受企業中長期貸款和居民貸款拉動。不過,當月企業中長期貸款和居民中長期貸款同比多增規模均明顯收縮,除受年末信貸額度制約外,後者也與近期商品房銷售邊際降溫態勢相一致。

“本月,新增人民幣貸款信貸結構有所優化,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增強。其中,對非銀行業金融機構貸款減少1042億元,比去年同期多減1316億元,說明影子銀行治理髮揮積極成效,資金空轉明顯改善,更多資金流入實體經濟領域。”溫彬說。

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爲2.13萬億元

社會融資規模方面,11月末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爲283.25萬億元,同比增長13.6%。2020年11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爲2.13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1406億元。

對此,王青表示,受新增人民幣貸款季節性回升,以及表外票據融資環比少減拉動,11月社融環比較大規模多增。在政府債券、人民幣貸款和委託貸款多增或少減帶動下,當月社融同比多增,但因企業債券信託貸款和表外票據融資三項拖累較大,整體社融並未明顯超出季節性。

“前11個月社會融資規模累計新增33萬億元,比去年同期多增9.7萬億元。”溫彬認爲,本月新增社融略超市場預期,表內貸款和政府債券比去年同期多增幅度較大,對社融形成貢獻。

溫彬說,本月廣義貨幣增長和新增社融略超預期,新增信貸基本與預期相符,體現了貨幣政策逐漸迴歸常態,信貸逐漸趨向緊平衡。

“在貨幣政策迴歸常態帶動下,年末寬信用將持續處於‘退潮期’,壓降房地產相關融資、支持資金流向實體經濟的結構性特徵將進一步顯現。”王青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