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歲小糖友廁所注射胰島素 同學懷疑「打毒品」排擠她

▲12歲小糖友廁所注射胰島素同學懷疑「打毒品」排擠她。(圖/測血糖示意圖達志影像

記者嚴雲岑臺北報導

第一型糖尿病患者胰島素只剩下正常人的20%,一名12歲的女童爲了控制血糖,每次都要趁同學不注意時,獨自一人到廁所注射胰島素,有時還被同學誤以爲在施打毒品遭排擠。某次筆針不慎掉進馬桶,在自己無法處理的前提下,打電話向媽媽痛哭求救。

臺灣兒童糖尿病關懷協會理事長林口長庚兒童內分泌遺傳副教授羅福鬆醫師表示,第一型糖尿病多發生在30歲以下族羣,平均會在8至13歲之間發病,但也有5歲以下就發病的小小孩光是林口長庚就收治了200人以上。

根據健保資料庫統計,2012年全臺第一型糖尿病患者約8400人,目前估計已達到1萬多人,佔總糖尿病人數0.66%,每10萬名國小三到四年級的學童,就有4人確診第一型糖尿病。

▲林口長庚兒童內分泌暨遺傳科副教授羅福鬆醫師。(圖/記者嚴雲岑攝,下同)

羅福鬆表示,第一型糖尿病患者多關注「高血糖情形,忽略低血糖帶來的危害,特別是第一型糖尿病的糖友多事青少年,雖然三餐可以控制血糖,但半夜往往是父母噩夢的開始。

一名小學三年級男童就是第一型糖尿病患,每天凌晨2點就會出現低血糖昏迷、抽筋等症狀父親陪同就診時苦惱表示,從症狀發生那天起,他與太太晚上就睡不着了,一定要半夜輪流起牀幫兒子驗血糖,以致隔天上班精神不濟

▲林口長庚醫院新陳代謝暨內分泌專科主治醫師林嘉鴻醫師。(圖/記者嚴雲岑攝)

羅福鬆提到,一般胰島素注射一天至少要打4次,等於一年要被針扎1460次,對於有些恐針症孩童而言,恐難以承受,加上劑量固定,有時會打過多還會造成低血糖,引發冒冷汗、手抖、飢餓、昏昏欲睡等交感神經症狀。

不過,上述問題在新一代糖尿病幫浦抑制劑問世後獲得感善。同爲第一型糖尿病患的林口長庚醫院新陳代謝暨內分泌專科主治醫師林嘉鴻醫師表示,配戴糖尿病幫浦後,系統會24小時監測血糖,並在血糖過高時自動注射適量胰島素,臺灣先前曾針對50名平均30歲的第一型糖尿病患者,分爲配戴組與無配戴組做研究,經過2星期的磚茶後,發現可降低5成以上夜間血糖發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