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個月、1.59億人次!廣東以最大規模核酸篩查,最大力度扼住疫情咽喉

(原標題:1個月、1.59億人次!廣東以最大規模核酸篩查,最大力度扼住疫情咽喉)

2021年5月,端午前夕,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襲擊,打破了人們原本的平靜生活。糉子的清香在居民區裡飄揚,荔灣湖裡剛起出的龍舟又沉歸水底,期待第二年乘風破浪。伴隨着鼓點和加油聲的,是羣衆生活的淡定從容,是省委、省政府的指揮若定,是衛生健康系統的擔當作爲,是醫務人員們一次次投身核酸檢測的忙碌與情懷。

核酸檢測是新型病毒早發現、早隔離、早阻斷、早治療乃至早日結束戰鬥的黃金抓手。過去的一個多月裡,廣東省啓動了迄今最大規模的分級分層核酸篩查,通過主動排查風險,控制疫情進一步擴散。

梳理1個月來的整體佈局和實際操作,不僅可以看到醫務人員讓人動容的瞬間,還可以看見廣東疫情防控的有序、高效、精準、科學。

篩查總動員

接納全國90%入境人員,爲國守門

5月21日,我國兩座一線城市相繼宣佈出現境外輸入引起的本土疫情。

此前一天,深圳鹽田港國際貨輪作業人員進行例行核酸檢測,穆某結果陽性,隨後確診爲無症狀感染者。同一天,70多歲的郭阿婆到荔灣區中心醫院發熱門診就診,核酸檢測查結果陽性,成爲廣州本次疫情“1號病例”。

讓病毒現形並及時敲響警鐘,離不開廣東一直強調並堅持的核酸篩查。

“2020年疫情爆發後,廣東迅速建立多點觸發監測預警機制,基本實現重大疫情監測從單點到多點、從單個行業到多個行業聯合的轉變。”

廣東省疫情防控指揮部辦公室副主任、醫療救治組組長、疫情防控組組長,省衛生健康委主任段宇飛說,

過去的400多天,這項防控舉措從未間斷。

根據該機制,所有發熱門診患者都第一時間進行核酸檢測,6小時內報告結果;早在去年,預警覆蓋範圍從最初的發熱門診、診所和藥店,逐步延伸到海關、市場、學校等重點場所。

面對新冠肺炎病毒的不斷扣關,廣東早有準備。“疫情期間,廣東是入境人員最多的省份,每日入境人數佔全國的90%。”段宇飛說,站在抵擋海外疫情輸入的最前線,幾乎每一天都會發現境外輸入感染者,至今已累計發現1000多例。絕無僅有的防控壓力,帶來了巨大的考驗。

進入常態化疫情防控以來,廣東先後發生了6起境外輸入關聯疫情。得益於核酸篩查的支持,每次都在7天內快速、科學、有效處置,未發生傳播擴散。

這次是時隔270多天後又一次出現本土病例,情況比以往嚴峻許多。基因測序顯示,此次入侵的病毒分別是來自歐洲的Alpha變異毒株和南亞出現的Delta變異毒株,傳染性超乎想象,因爲一頓早茶就有多人被感染,短短10天甚至傳播了5代。

鹽田港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之一,荔灣區則是廣州最繁華的老城區之一。隨後幾天,以穆某的工作區爲圈,深圳陸續發現多例無症狀感染者;以郭女士爲起點,廣州、佛山、茂名、湛江等地先後出現關聯感染者。可以說,從爆發之初,這場疫情就把廣東拉進了白熱化階段。

21日當天,廣東省委常委會暨省新冠肺炎防控領導小組(指揮部)召開會議,要求堅決守住來之不易的防控成果。隨着疫情傳播鏈不斷延長,指揮部又相繼召開多次會議,省委書記李希、省長馬興瑞等實地調研檢查覈酸檢測等防控工作,強調把應對處置這次本地疫情作爲頭等大事來抓。

過去一年積累了豐富抗疫經驗的廣州、深圳第一時間進入戰時狀態,以最高標準、最嚴要求落實各項防控措施。

核酸篩查是揪出病毒、摸清底數、切斷傳播鏈條的最佳選擇,同樣也是應對複雜性疫情挑戰的最有效做法。5月21日,感染者初篩陽性結果一出,廣州、深圳就開始組織密接、次密接人羣及重點場所的排查。

“廣州有276個核酸採樣點、131家核酸檢測機構,檢測量達到每天75萬人份,完全可以滿足應檢盡檢、願檢盡檢的需求。”廣州市副市長黎明在本次疫情期間第一場新聞發佈會上說。隨着時間推移,該市連發多份通告加大防控和篩查力度,明確高風險地區核酸檢測日日做或隔3日一做;中風險地區每隔3日一做。

5月26日,海珠區醫療機構發熱門診監測中又排查出1例陽性感染者。當天荔灣對全區戶籍人口、暫住人口開展全員核酸檢測,海珠、越秀等區也對感染者行動軌跡有關的重點區域組織核酸排查,27日凌晨完成。

5月30日,篩查檢測範圍擴大到廣州5箇中心城區48個街道,包括越秀區、海珠區全部轄區,天河區8個街道,白雲區2個街道,番禺區2個街道。6月4日,廣州實現核酸篩查11個區全覆蓋,其中南沙、增城、從化和花都5日啓動。從這一天到6日,廣州4天零7小時完成核酸篩查2149.3萬人份。

從5月21日至此,廣州累計完成2157萬人次核酸採樣。

不少人敏銳地發現,這一波疫情還出人意料地檢閱了廣佛同城的含金量。許多年來,廣州和佛山早已形成了發展共同體,據不完全統計,至少有100萬人在佛山市南海區居住、在廣州工作——首先發現病例的荔灣就緊挨佛山,大規模的人員流動帶來了發展紅利,也帶來了疫情防控的困難。

佛山市核酸篩查始於5月26日——接到廣州市通報1名無症狀感染者曾到南海區桂城街道活動後,該市迅速進入應急狀態,27日發現第一例感染者。

5月28日起,南海和禪城先後將篩查範圍從3個鎮街擴大到全區,30日第一輪篩查結束。6月3日啓動第二輪,高明、三水納入篩查範圍。截至6月7日20時,佛山累計完成篩查1002萬人份。

“佛山市疫情防控特別強調四個快:快速核酸檢測、快速流行病學調查、快速控制風險點、快速推動疫苗接種。”省衛生健康委黨組副書記、副主任,一級巡視員黃飛說。

26日,佛山出現密接者,他陪省領導深夜赴佛山一線督導。28日,他帶領省疫情防控工作組再赴佛山,一直到6月12日轉戰湛江。

對廣州確診病例密切接觸者的追蹤中,粵西部分地區也進入排查視野。5月25日,茂名市發現1例無症狀感染者,當天組織全市居民核酸檢測,並對5個重點鎮街實施72小時兩輪檢測;6月6日,湛江吳川發現1例無症狀感染者,同樣啓動全市居民篩查和重點鎮街72小時兩輪檢測,6月12日和13日,又組織了重點鎮(街)第三輪採樣。

被戲稱爲“早茶傳播鏈”的核酸篩查不斷深入,深圳“境外貨輪傳播鏈”核酸篩查也逐漸加碼,第一時間將全市13個碼頭及從業人員列入篩查範圍,檢測頻率由7天1次縮至3天1次;5月27日對鹽田港從業人員居住樓棟全面檢測,對公交車、出租車、網約車及農貿市場從業人員等易暴露人羣開展篩查。

5月29日,鹽田區啓動核酸檢測和疫苗接種“雙百行動”,對重點人羣實行七天三檢,並在前期基本完成常住人口檢測的基礎上,又組織了兩輪全員篩查,確保不漏一戶、不落一人。龍崗區則於5月30日開始的3天內,實現全區常住人口核酸篩查全覆蓋。

6月7日,根據省疫情防控指揮部統一部署,深圳、珠海等10個地級市啓動分級分層核酸檢測,當天篩查1055萬人份(不含廣州、深圳)。至此,珠三角地區和粵東西北重點區域全部納入篩查區域,全省累計採樣從5月21日算起,已超5300萬人份。

根據疫情形勢變化,廣東不斷調整、優化核酸篩查覆蓋的人羣和頻次。

6月18日,東莞報告1例感染者,隨即啓動分級分層核酸篩查。21日,東莞啓動全市全員核酸篩查(不含此前已全員篩查的大嶺山、長安、虎門和麻涌等鎮),現場採樣醫護人員超2.38萬人,到22日7時,累計採樣1116萬餘人份。

“主動開展核酸檢測的意義在於及早發現感染者、及早摸清底數,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管理密切接觸者。這是及時控制疫情,防止進一步傳播的關鍵。”省疫情防控指揮部辦公室病毒檢測工作專班組長、省衛生健康委副主任周紫霄說。

5月21日至6月21日,廣東全省累計主動核酸檢測超1.59億人次,通過一輪一輪篩查,擴大範圍、加快速度、加大力度,看似簡單,卻精準、有效,讓狡猾的病毒無處藏身。

採樣總動員

今天有任務,咱們改日再結婚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2020年廣州常住人口爲1867.66萬人。而6月4日至6日,廣州完成核酸採樣數是1869.67萬人份——可以說,廣州3天就完成了全市人口的核酸採樣。同時,廣州還創造了高峰期1天檢測超1000萬人份、33小時內完成南沙區全區封閉管理、核酸篩查和解封的奇蹟。

此前還沒有一座城市和國家做到這一點。廣州之所以能做到,首先在於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統一協調部署。

疫情發生後,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與廣東省衛生健康委、廣州市衛生健康委,聯合成立國家-省-市新冠病毒檢測工作專班,也是關鍵支撐。

針對不斷變化的疫情,專班及時總結廣州、深圳、佛山核酸篩查經驗,組織專家研究制定大型核酸檢測工作指引,6月4日公開發布,從佈設採樣點、調配人員、組織篩查對象、現場排隊登記、送樣檢測、進度查詢及結果報告、醫療廢物處理及現場消殺等7個方面,提出具體指導。

採樣是排查的基礎,在這個環節最值得書寫的是醫務人員。

5月26日晚7點,一輪超級紅月亮帶着月全食升空,掛在小蠻腰塔尖,留下了許多經典照片。

很多人沒有時間擡頭看風景,他們正低着頭專注於核酸採樣——當天廣州組織1萬多名醫護人員,支援荔灣區第一輪大排查,不少人奮戰到凌晨4點,

此時月亮已藏在樓廈後面,滑向西方偏南的地平線。

隨後,廣州不斷加大篩查力度,越來越多醫務人員穿上防護服,走進採樣點。5月28日,僅黃埔區就選派100名醫護人員支援荔灣,5月30日又派200人支援海珠。不同區域核酸檢測的時間有所差異,也爲全市守望相助提供了可能。

針對病毒傳播速度快的特點,6月4日至6日的排查中,廣州11個區設置採樣點2554個,採集單元11711個,累計組織34657名醫務人員參與採樣。省衛生健康委除從省部屬院校附屬醫院抽調大批醫務人員外,爲確保南沙、花都等區的採樣,還組織兄弟市連夜馳援。

佛山也是如此。5月28日,隨着篩查範圍拓寬,該市調度醫務人員近2萬人次。鑑於時間急、任務重,省衛生健康委迅速協調廣東省人民醫院,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孫逸仙紀念醫院和附屬第三醫院,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和第三附屬醫院,及廣東省結核病控制中心等醫療衛生機構500餘人連夜支援。

5月30日下午6點,記者深入佛山採樣現場,採訪時得知,禪城、南海和順德共開闢215個採樣點,暮色中還有4759名醫務人員堅守崗位。

廣東堅持疫情防控全省一盤棋,在保障正常診療活動的同時,調集各級醫療衛生機構醫務人員,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擊破敵人。

從5月27日到6月13日,省衛生健康委先後11次組織18749人次,支援廣州、佛山、湛江等地,累計採樣700多萬人次。

根據省裡預案,廣東省人民醫院等27家省部屬院校附屬醫院選派1.3萬人次,實際派出1.7萬人次,累計採樣近450萬人份。此外,根據各市、區請求,各省部屬院校附屬醫院還支援9925人次,採樣近130萬人份。

2003年以來,廣東醫務人員先後經歷抗擊非典、禽流感、中東呼吸綜合徵(MURS)等傳染病的戰鬥,身經百戰。不過這一次不同,甚至也迥異於2020年與新冠肺炎病毒的戰鬥——他們大部分人的戰場從病房轉到採樣點。

對被檢測者而言,疫情中承受的更多是心理壓力。對一線醫護人員來說,這更是一場身心同時接受考驗的持久戰。暴露在高溫、烈日、狂風、暴雨之下,採樣從技術活變成了體力活,時而穿着防護服蒸桑拿,時而在暴風雨中搶救被幾度掀翻的雨篷,又時而因爲羣衆的貼心之舉而熱淚盈眶。

就在前不久,廣州市婦兒中心護士鄒雁冰朋友圈的截圖登上新華網。

這個率真的姑娘和男友約定6月1日兒童節登記結婚。突然接到醫院通知,要派人支援荔灣區核酸採樣。從5月26日起,鄒雁冰已經先後支援過越秀、花都,這次她又毫不猶豫報名。出發前,她將精心準備的官宣結婚文案換成了調侃,並@男友:“兄弟,咱們改日再結(婚)。”

文字裡的小調皮讓人忍俊不禁,又心疼不已。

愛有時也來得讓人猝不及防。6月2日,廣州市紅十字會醫院腫瘤科醫生樑繼珍奉命支援海珠區採樣,正好分配到自己所居住小區。忙碌間,突然看到過來採樣的兒子,她很驚喜,想安撫一下幾日不見的孩子,結果脫口而出:“作業寫完了沒?”本來特別高興的兒子哭笑不得。

6月3日,同樣來自紅會醫院的醫生胡建廣,完成採樣任務後脫防護服時,汗水嘩嘩流下,同事抓拍的視頻在朋友圈裡瘋狂轉發,妻子轉發了,配文說:“你是剛從河裡面被撈起來的嗎?”

6月6日凌晨3點,海珠區爲外來務工人員專門設置的鷺江運動場採樣點,完成採樣和消毒後,廣東省職業病防治院採樣隊員集合時,突然一聲指令響起:“樑裕樺出列!”一位95後姑娘一臉愕然地走出來,然後看到讓她淚目的一幕:領隊端出來一個蛋糕,所有人唱起了生日歌,夜色溫暖而明亮。

女孩是王爍志願服務隊的一員,在本次採樣工作中,這支以2020年支援荊州期間犧牲的醫療隊員王爍命名的隊伍,多次請戰出征。

穿着厚厚的防護服,還有面罩的遮擋,只看到一雙眼睛,很難分辨出哪個是醫生,哪個是護士;更無法分辨他們已爲人父母,還是剛剛走上工作崗位的年輕人。於是大家給他們起了一個共同的名字——大白。這是電影《超能陸戰隊》裡的一個虛擬角色,是討人喜歡的智能機器人,也是健康的守護者。

在覈酸採樣點,除了醫務人員,公安、城管、社區工作人員和志願者的付出和辛苦也不遑多讓,他們和醫務人員配合,佈置採樣點、維護秩序、提供物資保障等,確保核酸採樣順利高效。

流程很重要,各採樣點嚴格按要求分時分段、有序排隊,單向流動、避免交叉,流水作業、提高效率。”黃飛說。佛山市在大型採樣點設置、流程再造、信息化管理、檢測能力提升等方面積極探索,形成了一些有示範價值的做法。

而東莞6月21日至22日迅速完成1116萬人的篩查,也再次證明流程管理的價值,“梳理好流程,組織好羣衆,檢測速度和質量就能提起來。”

採樣點的設置也充分體現了廣東溫度。比如在出省要持綠色健康碼和48小時核酸陰性證明的規定出臺後,爲保障剛需族順利出行,檢測機構在白雲機場、廣州南站專門設置臨時核酸採樣點,前者從採樣到拿到結果最快不足4小時,後者也實現檢測當天出結果。

檢測總動員

740家機構,廣東的核酸檢測天團

採樣只是開始,拿到結果還要等待檢測,這也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採樣人員在戶外大汗淋漓工作的時候,爲了早一秒鐘發出可靠的檢測結果,核酸檢測實驗室裡,生物安全櫃前,PCR擴增儀旁,檢驗人員的辛苦也不遑多讓。雖然工作環境冷氣開得十足,但裹在嚴密厚實的防護服裡,他們同樣經常汗透重衫,但也同樣不會被疲憊打倒。

“寧可備而無用,不可用而不備”,是記者採訪中聽到頻率最高的口號之一。爲國守門,廣東一直都面臨着不小的考驗,也一直在不斷增強內功。

“全省二級以上綜合醫院、傳染病專科醫院、疾控中心100%具備獨立核酸檢測能力,全省縣(區)級檢測能力實現100%全覆蓋。”

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佈會上, 段宇飛介紹,截至2021年4月,廣東有740家醫療衛生機構具備核酸檢測能力,按單採單檢計算,單日最大檢測能力可達228萬人份

——與春節期間相比,2個月增加了63家檢測機構和78萬人份的單日檢測能力。

其中,僅廣州具備核酸檢測能力的機構就有131家——醫療機構95家,疾控中心13家、第三方檢測機構23家,單日檢測能力可達75.8萬人份。

2020年8月31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印發通知,要求進一步推進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能力建設。“很多做法我們走在了全國前列,大部分指標提前完成。”省衛生健康委推動該項工作的有關負責人介紹。本次疫情發生前,各地上報日最大核酸檢測能力爲226.4萬管。疫情發生後,各機構深入挖潛,根據6月15日各地上報數據,全省日檢測能力最高突破322.7萬管(其中廣州最高可達117萬管),較疫情前增加42.54%。

在加強能力建設的同時,省衛生健康委還制定應急預案,組建了一支1200人的機動隊伍,配備移動方艙實驗室及相關輔助設施,一旦發生疫情,可以及時開展拉網式排查。

“我們創造性建立片區機動支援制度,在全省劃定6個片區,一旦某市發生疫情,可以就近調派檢測隊伍支援。”段宇飛總結說,依託各縣(市、區)本地檢測力量,積極發揮第三方實驗室作用,常住人口500萬以下的城市,可以在2天內完成全員核酸檢測;常住人口500萬以上的城市,通過省內資源調度方式,可以確保3到5天內完成全員核酸檢測。

5月29日下午,國家公共檢測實驗室——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孫逸仙紀念醫院分別派出1支核酸檢測支援隊,帶着移動方艙實驗室,城市檢測基地——珠海市人民醫院也派出移動實驗室,就地採樣、就地檢測。6月9日,3臺移動方艙實驗室從廣州轉戰吳川。在增加當地檢測能力的同時,它們的亮相也提振市民抗疫信心。

在常態化防控階段,省衛生健康委多次部署大規模人羣篩查覈酸採樣檢測應急演練,並選派工作組到各地市現場評估,確保有充足準備應對疫情。

就在4月,省衛生健康委印發全員核酸檢測實施工作預案,裡面提出的一系列要求都在此後得到應用。

廣東還充分發揮本土優勢,依託聚集於珠三角的第三方檢測實驗室,合理佈局檢測力量,能夠在較短時間內實現強大的檢測能力,應對局部突發疫情。

經過與新冠病毒數個回合的交手,廣東已建立起較爲成熟的核酸篩查方法,每次都能動員一切資源,從容應戰。大規模核酸檢測期間,各級醫療機構首先保障醫護人員、患者及周邊居民的需求,充分發揮第三方檢測機構的力量,可以提高檢測效率,以最快速度上報結果,爲省市決策提供依據。

廣東是國內第三方醫學檢驗技術產業化、市場化和服務化最好的地區,在省疫情防控指揮部的指導和省衛生健康委的協調下,48家第三方檢測公司組成了一支強大的核酸檢測天團。

“爲了搶時間、爭速度,助力廣東完成迄今最大規模檢測行動,我們快速提升日檢測能力,從常態化防控時期的3萬管迅速提升至22萬管。”金域醫學負責人介紹。經過2020年淬鍊,該公司建成了一支訓練有素、高效反應的檢測隊伍,6月6日僅在廣州日檢測量就突破35萬管,全天檢測近253萬人份。

在國家呼吸醫學中心、廣州實驗室指導下,6月2日,金域醫學等在廣州體育館建設4組獵鷹氣膜方艙實驗室,第二天開始工作。該實驗室每組佔地約210平方米,配備自動開蓋加樣機、全自動核酸提取、全自動點樣、PCR(聚合酶鏈式反應)擴增儀等檢測設備,滿負荷運轉一天可完成12萬管核酸檢測量。

華大則在番禺區體育館建起火眼氣膜方艙實驗室,可以實現21萬單管的日通量,除支援廣州外,也承擔了大灣區內兩小時通勤圈的城市檢測任務。華大基因光在深圳就建成3座火眼實驗室,打響了“家門口的保衛戰”;佛山除華大火眼實驗室、凱普普濟號實驗室外,還搭建了一座雷迪快速檢驗實驗室,採用10混1檢測,後者每日最高可完成150萬人份檢測量。

爲了和病毒賽跑,有的公司甚至啓用了無人機運送核酸標本,比地面運輸節省了一半時間。

而數量衆多且強大的第三方,不僅帶來檢測效率提升,還從試劑生產的源頭上就開始提供支援。

疫情初期全國批准上市的新冠病毒檢測試劑,廣東佔比近1/3。達安基因有關負責人介紹,以該公司日均100萬人份新冠核酸檢測試劑計算,產能覆蓋廣州1867萬人只需19天。

另據報道,達安基因研發的試劑盒可針對基因序列點突變精準識別,凱普醫學研發的核酸提取儀可在18分鐘內完成核酸提取,萬孚生物推出的現採、現檢、現報“三現”新冠抗原檢測數智化防控方案亦可實現人羣進行早期分流和快速管理,並通過數字化手段迅速上傳檢測結果。

信息化總動員

粵核酸碼背後的“空中加油”

“在這場和病毒的賽跑中,我們必須比以往跑得再前一點、再快一些。”這是5月29日,廣州市衛生健康委員會主任黃光烈在新聞發佈會上的表態,這個要求適用於疫情防控的每一個環節,比如粵康碼的正常使用。

去年上線以來,粵康碼就成爲廣東居民的另一張身份證。5月以來,粵康碼訪問量激增,廣州、佛山等地上班高峰期一度達到去年曆史峰值的兩倍。爲應對激增的亮碼需求,6月3日廣州市聯繫騰訊,連夜擴容升級

根據省疫情防控指揮部的防控需求,粵康碼還在甄別不同風險人羣的紅、黃、綠三色基礎上,新嵌入了72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用醒目的紫色標記。6月7日,根據新指引,紫色出現的時間被縮短至48小時內,隨後轉爲綠色,72小時後變回白底黑字。高考前3天,粵康碼再次精準匹配用戶需求,增設了金色考生標籤,與標記已注射疫苗的金色木棉花、紅藍色醒獅等相映成趣。

綠色代表健康,紫色代表自由,掛綠披紫成爲疫情期間羣衆最大的期待。

不過,顏色只是看得見的升級,在顏色變化的背後還有更大規模、更艱難的升級,這是省衛生健康委信息與規劃處負責的領域,從採樣環節就已經介入。

每個採樣的廣東街坊都熟悉如下流程:排隊、掃碼、進入粵核酸小程序、填報個人信息、生成二維碼並截圖保存、工作人員刷二維碼、再排隊、採樣的過程——掃碼和填報信息也可在排隊前完成。個人填報信息後生成的二維碼也被稱爲“葵花碼”。

粵核酸原型是2020年5月上線的核酸檢測信息系統,主要面向檢測機構。2021年春節前夕,廣東組織對返鄉人羣進行核酸篩查,該平臺首次對接個人用戶。省衛生健康委組織開發了粵核酸小程序作爲入口,並擴容至可承載20萬人次的日訪問量。

5月底,廣州、佛山相繼啓動分區分類核酸篩查,如何應對一波又一波的檢測高峰?工作專班立刻尋找解決之道。“首先倍量擴容,2臺服務器加到8臺;同時使用緩存機制,解決數據上傳和讀取造成的擁堵。”規劃信息處負責人說,粵核酸一直有大量訪問,升級擴容就像飛機空中加油。升級後最高日採樣承載量提高至150萬人次,隨後又經2次升級,提升至300萬人次。

5月28日,在省工作組建議下,佛山在嶺南明珠體育館試用粵核酸系統。與需要配備1臺電腦、1臺打印機、1臺掃碼機的離線系統相比,粵核酸效率是其3倍。5月31日,省裡發佈粵核酸使用指南,要求全省統一採用該平臺。

從服務一兩個城區擴大到全省,訪問量和運算數據呈指數式暴增,壓力像海嘯一樣襲來,再次升級迫在眉睫。工作專班有關負責人駐點中智公司,組建了200多人的攻關團隊,成立粵核酸指揮中心,先後兩次動員,進入“7×24小時”的戰鬥狀態。

6月2日至3日,經過一夜一天奮戰,實現“5混1”“10混1”採樣的數據收集模式;6月4日,根據同時涌入3000萬份數據的規模,將服務器從4臺增加到91臺,容量從4T提升至38T,網絡帶寬從100兆擴至40G;同時技術團隊通宵攻關,實現讀寫分離,並平行擴展多套個人端小程序,動態分配給不同地區使用。“1條小魚變成6條小魚,實現承載能力6倍增長。後來又增加2條作爲後援,隨時頂上。”該負責人說。

粵核酸圖標根據基因序列設計,看起來像是一條魚——官方名是粵核酸1到粵核酸8。壓力測試顯示,每條小魚每小時可承載100萬人次核酸採樣業務。羣衆體驗感也大幅提升——填報信息從17項縮減至3項,登記時間壓縮至30秒內。

檢測人員也是粵核酸主要訪問者,他們上傳檢測結果,經系統與採樣信息匹配成功後,匯聚形成全省核酸數據庫,再共享給省公安廳、省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最終在粵康碼上呈現。爲確保效率,指揮中心開闢了3條路徑:首先是普通公路——批量導入,適用於小批量結果上傳;其次是高速公路——接口傳輸;最後是高鐵——庫表交換,每分鐘可實現3.7萬條數據上傳。

多輪攻關之後,所有鏈條清晰、通道打通。6月4日至11日,粵核酸小程序訪問量超過1.21億人次,單日最高訪問5332萬人次;同期上傳檢測結果8847萬人份,6月8日最多上傳2059萬人份,系統運行穩定、有序。

奇蹟一直都在。2003年抗擊非典,廣東取得正面交鋒勝利的同時,研發出全球第一個檢測試劑,準確度高達99%;2020年迎戰新冠,廣東爲國家整體防控大局貢獻了“十三個率先”的廣東智慧,包括核酸篩查在內的戰法走向世界;如今,廣東又一次巧妙運用核酸篩查等力量,展示着強大的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省委、省政府的強力領導下,廣東各級黨委政府、各行各業各就各位,基層管理部門組織有力,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支援有爲,第三方機構檢測有效,‘互聯網+抗疫’平臺升級有方,廣大羣衆抗疫和生活有度。”段宇飛說。

他強調,當前防控本土疫情工作已進入決戰決勝階段,各地務必從講政治的高度,按照省裡要求,爲疫情防控作出更大努力。

主筆 |

宋炳軍

記者 |

嶽超羣

特約記者 |

賀林平

編輯 |

任君飛

責編|

張秀麗

攝影 |

覃健基 肖雄 劉欣

來源 |

人民日報廣東頻道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