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 十大兩岸新聞》8、 來臺撒錢引爭議

光標高調行善 兩岸官員態度

大陸「首善」陳光標1月27日晚間抵臺展開行善之旅,備受關注,起因爲「標哥」行前宣稱來臺發放5億新臺幣善款,並要求「當面發現金」,且要民衆排隊上臺並鞠躬道謝,被認爲忽略受惠者的感受。在各界質疑聲中,陳光標決定不再堅持「直接」、「當面」,而改由將善款交給當地民間慈善機構間接發放,並定調爲「低調愛心感恩之旅」。

標哥行善 高調轉低調

只不過直率的「標哥」低調難爲,次日一早啓程前往新竹,就在下榻的圓山飯店發出第一個紅包金額7萬元,馬上引來媒體大肆報導。紅包接受者是一位六旬的弱勢婦女,這位婦女收到紅包後,情緒激動地表示,「從未拿過這麼多錢」,這筆善款會用來照顧家中罹患眼疾的88歲母親。

隨後陳光標一行首站來到新竹縣政府活動定調爲「寒冬送溫暖、愛心無國界──新竹縣歲末送暖」活動,捐款金額由300萬元加碼到675萬元,他在臺上進行捐款儀式,紅包則由臺下10名社工發放,改變了他在大陸時堆錢磚高調發錢的方式。

此後的行程也愈見低調,原本遇到攔路的貧苦民衆,就發給紅包,後來亦決定不沿路發紅包了,委由基金會評估身分後再發放善款。不過仍然大手筆進行認購、捐贈等善行,例如在南投捐贈300萬元善款給弱勢戶,感恩儀式結束後拜會南投縣李朝卿,允諾捐出1500萬元,協助籌建中的陳綢少年家園;到臺中梧棲簽下新臺幣1億元的生機食品採購契約,併購買人民幣50萬元的各式有機食品禮盒

各界質疑 未照顧尊嚴

與「富而好禮」、「行善不爲人知」的中國文化傳統相背離,陳光標高調行善作風被認爲忽略受惠者的感受,沒有照顧到弱勢者的尊嚴。麗嬰房集團董事長林泰生便直言陳光標這種高調行爲「是標準暴發戶心態」。

面對外界質疑,陳光標迴應說,慈善需要壓力、需要動力、需要高調。高調的原因,就是想帶動更多人去幫助窮人,做好人做善事。選擇當面捐贈,是爲了把善款及時發放下去。

標哥旋風 兩岸省思

陳光標來臺高調行善,在各界質疑聲中由高調轉爲低調,不僅給臺灣人帶來很大的思想衝擊,同時也令大陸人受到啓發。

過去因爲兩岸發展程度及所得差距極大,臺灣人民及企業家經常捐款給大陸,還有不少企業家在返鄉時有大手筆捐款或行善之舉,並獲得當地政府的高調歡迎與表揚。但近年大陸逐漸富起來之後,兩岸民衆的所得差距也逐漸縮小,但臺灣民衆對大陸的認知相對顯示停滯不前或是過於片面,例如「大陸有電梯嗎?」「大陸也有紙尿布?」「臺北這種塞車現象北京沒有吧?」諸如此類視大陸爲未開發之地的奇怪想像,仍存在不少臺灣民衆思維裡。而陳光標從小也是吃過苦,不僅是貧苦家庭的出身,賣過冰、擺過地攤,現在以民間企業家的身分,如此高調來臺「發錢」,可以說是刺痛臺灣民衆悲情敏感神經

陳光標的善款的確幫助了不少急需用錢的弱勢羣體,惟其高調行善的處事風格,在臺灣難免有水土不服的顧慮。《旺報社評指出,當前兩岸間仍存在很多複雜的情結及敏感因素,臺灣內部又有意識形態的分歧與對立,遇到大陸企業家高調行善,很容易被扯上政治問題,甚至牽動社會敏感神經;其次,照顧低收入及弱勢家庭,一向是中央及地方政府的責任,大陸企業家發放現金給這些弱勢戶,難免有越俎代庖之嫌,逾越企業家行善的分際;第三,臺灣企業家捐款行善者所在多有,但多數採取制度化做法,對照之下,陳光標此舉難免讓人有財大氣粗、花錢作秀的不好感受。

大陸《青年時報》則刊發〈首善訪臺風波的啓示〉指出,觀察陳光標引起的風波,可以得到很多啓示:一是臺灣民間慈善團體、機構的成熟發展;二是民間慈善團體的成熟可以保證「善款」得到「善用」;三是在民間慈善的交流中政府「配合」、「協助」的角色;四是臺灣民間對慈善文化的體認、對受惠者尊嚴的照顧。

這4點啓示所指面向,正是大陸所欠缺的。「陳光標式的高調慈善」亦即捐款者與受惠者「面對面」,隱含着的是對政府主導下的慈善機制的不信任,而臺灣受益於民間慈善機構的成熟發展,才分外堅持透過民間慈善團體「間接發放」原則。而最先對陳光標「明確拒絕」的新北市桃園縣,後來又表示願意「配合」、「協助」,其態度的轉變緣於遭到了來自於公共輿論、民間團體以及弱勢羣體的多重反彈──它們認爲,受助者是貧窮老百姓而不是官員,政府沒有代受助者「拒絕」的權力。

而陳光標在臺行善由高調轉趨低調,可說是在臺灣上了真實的一課:照顧受惠者的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