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國家公務員考試衝刺十八大系列彙總

中公教育 11月8日,黨的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京隆重舉行,胡錦濤同志作重要報告。這是一場關乎未來中國走向的重要會議,註定載入史冊。從公務員考試角度看,胡錦濤同志的重要報告,是對科學發展觀的系統總結與發展,具有重要的備考指導意義。現將重要思想進行彙總,供廣大考生參考。

>>下載:精編十八大報告全文

十八大在經濟章節以“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爲標題中肯地提出了當前我國經濟領域急需解決的問題,爲我國經濟發展提供了明確的發展方向。報告指出,以經濟建設爲中心是興國之要,發展仍是解決我國所有問題的關鍵。跟十七大單純提出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相比,有了長足的進步,對我國當前的問題認識更加深刻。

胡錦濤總書記在報告指出,只有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才能築牢國家繁榮富強、人民幸福安康、社會和諧穩定的物質基礎。必須堅持發展是硬道理戰略思想,決不能有絲毫動搖。所以我們必須對此有一個深刻的認識。

【報告摘要】

胡錦濤同志在十八大報告中強調,要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以經濟建設爲中心是興國之要,發展仍是解決我國所有問題的關鍵。只有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才能築牢國家繁榮富強、人民幸福安康、社會和諧穩定的物質基礎。必須堅持發展是硬道理的戰略思想,決不能有絲毫動搖。

在當代中國,堅持發展是硬道理的本質要求就是堅持科學發展。以科學發展爲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爲主線,是關係我國發展全局的戰略抉擇。要適應國內外經濟形勢新變化,加快形成新的經濟發展方式,把推動發展的立足點轉到提高質量和效益上來,着力激發各類市場主體發展新活力,着力增強創新驅動發展新動力,着力構建現代產業發展新體系,着力培育開放型經濟發展新優勢,不斷增強長期發展後勁。

【中公解讀】

相較於十七大報告內容,十八大把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擺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直接把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作爲章節的標題,並且,明確在報告裡指出,“以經濟建設爲中心是興國之要,發展仍是解決我國所有問題的關鍵。”在報考裡這樣提出有着深刻的社會背景和根源。掌握了這些對於今年國考備考有重大意義。

[原因]

今年來我國經濟取得了長足發展,但是,必須清醒地看到,隨着我國經濟總量不斷擴大和國際競爭不斷深化,不僅一些長期積累的突出矛盾和問題還沒有得到根本解決,而且又出現了一些新情況和新問題。資源環境約束強化,投資和消費關係失衡,收入分配差距較大,科技創新能力不強,產業結構不合理,城鄉區域發展不協調,利益主體多元現象日益顯現,社會矛盾明顯增多。而出現這些問題的一個重要根源就是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緩慢和滯後。因此,只有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才能更好解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突出矛盾和問題,實現我國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的發展。

[重要性]

方面,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鞏固和擴大應對國際金融危機衝擊成果、適應全球需求結構重大變化、提升我國經濟國際競爭力和抵禦風險能力的必然要求。2008年爆發的國際金融危機,它直接影響的是我國經濟增長速度,實質則是對我國經濟發展方式、對過度依賴外需的增長結構的衝擊,使我國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性、緊迫性突出顯現。國際金融危機發生以來,國際經濟、科技領域競爭更趨激烈,各主要國家特別是發達國家紛紛採取規模和力度空前的經濟刺激措施,加大科技研發力度,紛紛把新能源、新材料、新技術作爲新一輪產業發展重點,搶佔世界經濟發展新的制高點。面對世界經濟的深度變革和調整,面對正在全球展開的一場新的全方位綜合國力競爭,只有抓住我國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深入挖掘國內需求潛力,有效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大力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積極培育新興產業,才能拓寬我國經濟發展的迴旋餘地,緊緊跟上國際經濟科技發展大勢,形成國家發展新引擎,贏得國際競爭新優勢,在國際市場風雲變幻中立於不敗之地。

另一方面,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既是影響我國未來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性抉擇,又是我國經濟社會領域的一場深刻變革,必須貫穿於經濟社會發展的全過程和各領域。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需要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發展觀念。繼續解放思想,就是要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全面把握科學發展觀的科學內涵和精神實質,着力轉變不適應不符合科學發展觀的思想觀念,切實糾正重經濟發展而輕社會發展、重經濟總量擴大而輕經濟結構優化、重物質財富獲取而輕環境生態保護、重眼前利益而輕長遠福祉的偏向,更好地適應科學發展。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必然涉及到各個方面的切身利益,必須正確處理好眼前利益和長遠利益、局部利益和整體利益、個人利益與國家利益之間關係,充分調動各方面積極性。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並不僅僅意味着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同時需要解決人與經濟、經濟與社會、經濟與資源、經濟與環境、經濟與文化等各個層面的一系列問題,創新發展模式,統籌城鄉發展、區域發展、經濟社會發展、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爲此,必須作出艱苦不懈的努力。

十八大在經濟章節以“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爲標題,中肯地提出了當前我國經濟領域急需解決的問題,爲我國經濟發展提供了明確的發展方向。報告指出,以經濟建設爲中心是興國之要,發展仍是解決我國所有問題的關鍵。跟十七大單純提出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相比,有了長足的進步,對我國當前的問題認識更加深刻。

胡錦濤總書記在報告指出,只有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才能築牢國家繁榮富強、人民幸福安康、社會和諧穩定的物質基礎。必須堅持發展是硬道理的戰略思想,決不能有絲毫動搖。所以我們必須對此有一個深刻的認識。

【報告摘要】

十八大報告指出,要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這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必須以改善需求結構、優化產業結構、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推進城鎮化爲重點,着力解決制約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重大結構性問題。要牢牢把握擴大內需這一戰略基點,加快建立擴大消費需求長效機制,擴大國內市場規模。牢牢把握髮展實體經濟這一堅實基礎,實行更加有利於實體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先進製造業健康發展,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推動服務業特別是現代服務業發展壯大,支持小微企業特別是科技型小微企業發展。繼續實施區域發展總體戰略,充分發揮各地區比較優勢,加大對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貧困地區扶持力度。加快改革戶籍制度,有序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努力實現城鎮基本公共服務常住人口全覆蓋。

【中公解讀】

十八大把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放在了更爲重要的位置,用一大段材料對其進行闡釋。而十七大中只是略微提及。擴大內需、發展實體經濟作爲調整經濟結構的戰略基點和堅實基礎,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這二者在十七打報告中也是沒有的,成爲十八大報告的新增亮點

[擴大內需的必要性]

一是對於我們這樣一個人口衆多的發展中大國來說,推動經濟增長的最主要力量是國內需求。國內市場廣闊,是我國最大的優勢。面對國際市場日趨激烈的競爭和世界經濟的複雜變化,立足國內需求,可以使我國經濟有較大的迴旋餘地,增強抵禦經濟風險的能力。擴大內需是在當前嚴峻的國際經濟形勢下,實現經濟較快增長的根本之策。

二是我國國內市場存在着廣泛的需求。經濟發展不平衡需要進行產業結構,區域結構調整,城鄉基礎設施建設需要加快和進一步改善,企業提高產品質量和效益需要進行技術改造和升級,這些都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都會帶來巨大的需求。

所以,對我國這樣一個發展中大國來說,拉動經濟增長的最主要力量仍然是國內需求,這是我國經濟發展的堅實基礎。

[發展實體經濟必要性]

實體經濟是一個國家經濟發展的堅實基礎,包含了製造業,也包括精神、文化領域的產品和服務的生產、流通等經濟活動。

[存在的問題]

當前金融體系脫離服務實業的本位、社會資本“脫實向虛”、實體企業面臨生存困境等潛在問題逐步顯現,不斷侵蝕實體經濟基礎,使我國經濟面臨產業“空心化”的潛在風險。具體來說,造成我國實體經濟空心化的具體原因是:

一是多種因素疊加使成本攀升;

二是過度壟斷使民間資本投資無門;

三是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市場需求萎縮,訂單大幅減少;

四是產業鏈上下游“兩極分化”;

五是實體經濟和非實體經濟之間投資回反差巨大;

六是中小企業創新轉型資源不足,能力不夠,舉步維艱。

實體經濟發展,則國家興盛;實體經濟衰退,則國家沒落。實業是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的根基,是最大的就業容納器和重要的創新驅動器。只有紮紮實實地發展實體經濟、振興實體經濟、壯大實體經濟,一國經濟發展纔有實力、纔有後勁,纔有應對危機的實力,否則經濟健康發展就成了無本之木,無源之水。

十八大在經濟章節以“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爲標題,中肯地提出了當前我國經濟領域急需解決的問題,爲我國經濟發展提供了明確的發展方向。報告指出,以經濟建設爲中心是興國之要,發展仍是解決我國所有問題的關鍵。跟十七大單純提出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相比,有了長足的進步,對我國當前的問題認識更加深刻。

胡錦濤總書記在報告指出,只有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才能築牢國家繁榮富強、人民幸福安康、社會和諧穩定的物質基礎。必須堅持發展是硬道理的戰略思想,決不能有絲毫動搖。所以我們必須對此有一個深刻的認識。

【報告摘要】

十八大報告指出,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經濟體制改革的核心問題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係,必須更加尊重市場規律,更好發揮政府作用。要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推行公有制多種實現形式,推動國有資本更多投向關係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不斷增強國有經濟活力、控制力、影響力。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保證各種所有制經濟依法平等使用生產要素、公平參與市場競爭、同等受到法律保護。健全現代市場體系,加快改革財稅體制,深化金融體制改革,完善金融監管,推進金融創新,維護金融穩定。

【中公解讀】

十八大報告明確提出要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這在十七大報告中是沒有的。將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置於標題之中,足見其重要性,顯現了黨對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重視和決心。

[綜合分析]

經過多年的經濟體制改革,我國已經建立起了基本的市場經濟體制。但是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是有不成熟的地方,我國政府在對市場進行宏觀調控時也有其相應的問題。

這些問題主要來源於兩方面,一方面是由於市場經濟不成熟、市場機制作用不充分所致。另一方面是政府在進行宏觀調控的過程中,政府職能轉變不到位,主要表現在:

一是政府“越位”。政府對經濟活動干預過多,充當市場中重要的競爭主體——企業的角色。並且對經濟主體的干預手段過多采用行政手段而非經濟手段和法律手段,破壞了市場環境。

二是政府“缺位”。公共服務提供不足,在某些公共領域出現政府缺位。

三是政府“錯位”。政府職能交叉重疊、職權劃分不清,常常出現不該管的亂管,該管的沒人管的現象,造成政府角色錯位。

比如,當前,我國政府在進行經濟調節時,過多運用行政手段,較少運用經濟手段和法律手段,比如,房產政策,通過限購、限價等行政命令,而非提高土地供應的經濟手段和完善相應的拆遷、土地使用、房產質量法律法規等法律手段來調節。由於對市場干預過多,破壞了正常的市場經濟行爲,不利於整個房地產的發展。

在市場監管方面,受計劃經濟時代影響,在市場準入方面門檻過高,很多領域對民營企業設置了較高的限制甚至不能進入,比如出租車行業、涉及民生的水電領域等,導致缺乏市場競爭,缺少活力,問題比較多。同時,在另一些領域,比如,食品藥品行業,由於監督力度和相應的懲罰力度不夠,導致問題多發。

在市場開放性方面,也還不夠,比如,爲了發展某地的經濟,各省市在制定經濟政策時,地方保護主義還比較嚴重。相關法律法規還不健全,比如,由於安全生產法律、知識產權法等與當前經濟發展存在較大的差距,導致接連發生生產安全事故和剽竊等經濟糾紛。另外,由於市場準入標準過高,在一些非國計民生領域,民營經濟還不能平等進入,導致競爭不足,一些領域的壟斷甚至嚴重影響了改行業的創新和發展。比如石油行業,鐵路運輸行業等。同時,市場經濟自身帶有一定的弱點和缺陷,主要體現在自發性、盲目性、滯後性,這就更需要政府發揮其相應的經濟職能,以便促進經濟的健康發展。

十八大在經濟章節以“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爲標題,中肯地提出了當前我國經濟領域急需解決的問題,爲我國經濟發展提供了明確的發展方向。報告指出,以經濟建設爲中心是興國之要,發展仍是解決我國所有問題的關鍵。跟十七大單純提出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相比,有了長足的進步,對我國當前的問題認識更加深刻。

胡錦濤總書記在報告指出,只有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才能築牢國家繁榮富強、人民幸福安康、社會和諧穩定的物質基礎。必須堅持發展是硬道理的戰略思想,決不能有絲毫動搖。所以我們必須對此有一個深刻的認識。

【報告摘要】

十八大報告中提出,“改革徵地制度,提高農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這是徵地制度改革內容首次寫進中共黨代會報告。

【中公解讀】

黨代會報告首次出現“改革徵地制度”的內容,顯然是因爲這些年我國在徵地拆遷上出現了太多的問題。怎麼樣使農民在徵地過程中獲得更多收益之所以成爲十八大關注的問題,是因爲這個問題和失地農民的小康,以及有尊嚴的生活等命題都直接相關。

事實上,我國確實有必要對現行的土地拆遷政策進行必要的調整。在中國現行土地制度下,農村土地屬於集體所有,國家爲了公共利益可以將農村集體土地收歸國有,轉變爲國有建設用地後售賣。

[原因]

近年來,隨着房地產市場的飛速發展,商品房用地價格不斷攀升,而農民的徵地補償款提升速度遠遠沒有獲得相應的增長。農民的地被徵走之後,得到的補償總體上不高。農民如沒有別的勞動技能,單靠比較低的補償,生活難以爲繼。

中國的城市化,被視爲世界上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人口流動,然而土地城市化快於人口城市化已成爲近三十年來之怪現象,農民的權益沒有得到足夠的保障,這種“低成本擴張”的城市化模式已經難以持續,無論是空心化之痛、拆遷難之惑還是資本化之變,這片土地上出現的新現象都反映出現實變革的迫切需求。我國經濟發展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不能再靠犧牲農民土地財產權利降低工業化城鎮化成本,有必要、也有條件大幅度提高農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

因此,徵地拆遷的矛盾主要是農民土地和城市建設用地之間的矛盾。由於拆遷補償標準過低,部分地方不與農民溝通、協商,就強佔或亂佔農戶的承包地,損害農民的合法權益。

矛盾越來越多的時候,意味着徵地制度改革的條件開始進一步成型。

[堅持的原則]

中國農村改革30多年的經驗表明,“還權於農”是解放農村生產力,從而推動農業和農村經濟持續發展的內生動力。在城市化快速推進和農村土地面臨新一輪變革的歷史階段,賦予農民更大的自主權利、更加註重農民的意願和實踐,仍不失爲最重要的“方法論”。對於今後政府政策上的具體措施,我們拭目以待。

農村土地徵求應該遵循四個方面的原則:

一是土地徵收權的運用要限定在公共利益的範圍之內;

二是徵收的程序必須公開、透明,讓人民羣衆廣泛參與,與人民羣衆進行充分協商;

三是必須按照市場定價的原則進行徵收補償;

四是強制拆遷必須通過司法程序才能決定,不能用行政的辦法。

【報告摘要】

胡錦濤同志在十八大報告中提出,要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教育是民族振興和社會進步的基石。

要堅持教育優先發展,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教育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爲人民服務,把立德樹人作爲教育的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質量,培養學生創新精神。辦好學前教育,均衡發展九年義務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推動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積極發展繼續教育,完善終身教育體系。大力促進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資源,重點向農村、邊遠、貧困、民族地區傾斜,支持特殊教育,提高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水平,積極推動農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讓每個孩子都能成爲有用之才。鼓勵引導社會力量興辦教育。加強教師隊伍建設。

【解讀】

胡錦濤同志在十八大報告中提出,把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提前到了首要位置上。把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提前到了首要位置上。再次體現了政府重視教育、重視道德文化以及更加以人爲本的理念

國以才立,政以才治。黨的十六大以來,伴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蓬勃發展,人才強國戰略也在強力推進,黨和政府愛才、識才、用才、聚才,不斷創新人才理念和工作路徑。如今,國之良才如千帆競發,“人才強國”正從宏偉戰略化爲現實圖景。

十七大提出優先發展教育。回首這10年,人才強國戰略恢宏展開,“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蔚然成風。一系列新思想、新理念不斷豐富和發展着科學人才觀,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人人皆可成才、人才優先發展成爲社會共識。

但是也要看到,教育公平的問題,始終是任何教育改革與發展面臨的關鍵問題,也是一個國家和地區教育價值取向的風向標。新中國60年、改革開放30年,我們在教育公平方面取得的成就是巨大的。尤其是溫家寶總理明確提出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基礎以後,教育公平更是邁出了重大步伐。

[存在的問題]

儘管採取了不少促進教育發展的措施,以保證人才的大量供應,但是,我們應該清醒地看到,教育公平的許多問題並沒有得到真正的解決。

首先,東西部教育發展不平衡。據統計,東西部許多省份生均預算內公用經費差距在2倍以上;城市與農村的教育發展不平衡,佔全國人口70%的農村,尤其是老、少、邊、窮的農村地區,優質教育資源短缺;同一個區域內優質學校與薄弱學校發展不平衡,重點學校幾乎集中了區域的優質教育資源。儘管政府有意識地進行平衡資源配置的努力,優質教育資源的逆向流動仍然沒有得到有效的遏制。這就需要我們研究全國範圍內教育基準的建立,以及鼓勵優秀教師到西部、農村和薄弱學校的政策。

其次,不同教育階段的教育發展不平衡。如幼兒(學前)教育階段沒有建立起政府主導的模式,在許多農村地區,幼兒教育基本上是空白;高中階段的普通高中與職業教育政策差異較大。這就需要我們研究不同教育階段的短板,協調處理各個教育階段面臨的突出問題,不能按下葫蘆浮起瓢。

再次,不同人羣受教育的機會仍然有比較大的差異。進城務工人員子女的教育問題,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西部女童的教育問題,殘障孩子的教育保障問題,居住地與戶籍地不同的人羣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問題等,仍然困擾着我們。這也要求我們出臺一些特殊的教育政策,通過矯正平等和補償平等,給弱勢人羣子女教育特別的關懷。

最後,諸如高考政策、高校審批政策、學科點評審政策等,如果深入研究,也可以發現其中有許多是與教育公平的精神相悖的。

黨的十八大報告中,社會建設篇裡提出了不少新的內容。比如創新管理、收入倍增計劃等等,都做了不少新的論斷。從論述角度來說,與十七大內容相比,都是從羣衆感受出發而非僅僅是制度建設層面,如:千方百計增加居民收入、辦人民滿意的教育等。由此可見,黨的十八大把工作的重點放在了以人爲本的方面上。

發展有一個先後次序,也和我們的生產力發展水平,和我們的經濟國力水平有關係,所以我們不可能齊步走、一刀切。但是隨着經濟社會的發展,對社會、政治、文化各方面的小康就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就是當年小平同志強調的,我們過去總認爲發展慢了不行,現在看起來,發展快了問題會更多更復雜。所以說,十八大要求我們在未來小康社會的建設過程中間要更加註重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要更加註重人民羣衆生活水平。

【報告摘要】

十八大報告中指出,加強社會建設,是社會和諧穩定的重要保證。必須從維護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推動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

他強調,加強社會建設,必須加快推進社會體制改革。要圍繞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管理體系,加快形成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衆參與、法治保障的社會管理體制,加快形成政府主導、覆蓋城鄉、可持續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加快形成政社分開、權責明確、依法自治的現代社會組織體制,加快形成源頭治理、動態管理、應急處置相結合的社會管理機制。

【解讀】

以上部分是以前黨代會報告當中所沒有的,爲十八大首創。明確提出了社會建設的方向——加強社會管理創新,角度爲民生。

在社會建設方面更加強調以民生爲重點。進行社會建設看起來好像關注的是老百姓的學有所教、老有所得、病有所養、住有所居,但背後實際上是中國共產黨人對中國人民的承諾。從這一點來說,在社會建設方面,報告提出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政策措施,讓老百姓對未來生活更加幸福有了足夠的期待。這些都顯示出大政方針上有了新的部署。

胡錦濤在十八大報告中提出,要在改善民生和創新管理中加強社會建設,具體舉措包括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推動實現更高質量的就業、千方百計增加居民收入、統籌推進城鄉社會保障體系建設、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等六個方面。

[存在的問題]

經過新中國成立60多年特別是改革開放30多年來的建設和發展,我國經濟實力和綜合國力顯著增強,這爲我們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解決社會管理領域存在的問題打下了重要物質基礎。

同時,我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這一社會主要矛盾沒有變,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依然突出,我們解決各種社會問題的物質基礎還比較薄弱。隨着城市人口急劇增多,城市管理對象不斷擴大,城市社會管理問題突出表現爲以下幾點:

第一,社會管理對象擴大,原有的社會管理功能難承載。

目前,我國除了政府公務員、事業單位人員、國企職工等體制內的極少數人,絕大多數體制外人員的各類關係,如低保、醫療、養老、就業,以及計劃生育、權益表達、看病就醫、養老金領取、黨組織活動、生活服務、老齡護理等,都進入社會管理系統,尤其是進入了社區管理範疇。因這些人的各類關係不直接歸政府體制內管轄,因而被稱爲“社會人”。隨着城市“社會人”急劇增多,城市社會管理對象總量迅速擴大,原有的城市社會管理功能難以承載和適應。

第二,社會管理難題增多,過去的社會管理手段難奏效。

從1993年以來,全國羣體性事件數量一直居高難下,總量年均同比增長25%,其中500人以上的羣體性事件上升近80%。尤其是2006年以來,僅百人以上羣體性上訪事件全國平均每年就達800多起近20萬人次。這些羣體性事件,涵蓋土地徵用、房屋拆遷、房產買賣、國企改制、企業破產、水庫移民、環境污染、勞資關係、勞動爭議、醫療糾紛、民族糾紛、宗教糾紛、涉法涉訴、損害賠償、食品藥品安全、利益分配、消費者權益保護、知識產權保護、婦女、兒童、老年人、殘疾人、進城務工人員的權益保障,以及入學、就業、看病、社保、治安等各個方面的矛盾糾紛。其中每一個矛盾糾紛的背後都涉及到一系列經濟政治等深層次的體制機制制度問題。對於這些越來越複雜的社會問題,繼續沿用過去的社會管理手段已難以奏效,這是目前城市社會管理面臨的新課題。

第三,公衆社會訴求升級,傳統的社會管理方式難實施。

隨着經濟社會快速發展,人們的社會訴求也隨之發生重大變化,尤其是對社會管理的要求已不再僅僅停留於社會治安、應急處理、協調關係、化解矛盾、規範秩序、風險控制、強化監督、遵紀守法等社會穩定層面,而是廣泛涉及擴大參與、完善服務、改善民生、保障權益、淨化環境、食品安全、公平正義、訴訟順暢、政府勤政、幹部廉潔等促進社會公正、社會平等、社會和諧爲目的社會管理。面對公衆新的社會管理需求,沿用過去傳統的控制、強制等方式已難以實施。

總之,只有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才能爲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鬥目標、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創造良好的社會秩序和發展環境。

黨的十八大報告中,社會建設篇裡提出了不少新的內容。比如創新管理、收入倍增計劃等等,都做了不少新的論斷。從論述角度來說,與十七大內容相比,都是從羣衆感受出發而非僅僅是制度建設層面,如:千方百計增加居民收入、辦人民滿意的教育等。由此可見,黨的十八大把工作的重點放在了以人爲本的方面上。

發展有一個先後次序,也和我們的生產力發展水平,和我們的經濟國力水平有關係,所以我們不可能齊步走、一刀切。但是隨着經濟社會的發展,對社會、政治、文化各方面的小康就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就是當年小平同志強調的,我們過去總認爲發展慢了不行,現在看起來,發展快了問題會更多更復雜。所以說,十八大要求我們在未來小康社會的建設過程中間要更加註重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要更加註重人民羣衆生活水平。

【報告摘要】

胡錦濤同志在十八大報告中提出,到2020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這是中共首次明確提出居民收入倍增目標。

他具體指出,實現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須深化收入分配製度改革,努力實現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發展同步、勞動報酬增長和勞動生產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顧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註重公平。多渠道增加居民財產性收入。規範收入分配秩序,保護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調節過高收入,取締非法收入。

【解讀】

十八大報告中明確提出,要“千方百計增加居民收入”。同時也是首次提出了居民收入倍增目標這一“新要求”。

中共十六大提出,國內生產總值到2020年力爭比2000年翻兩番;中共十七大提出,實現“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兩番,兩次大會均未對居民收入增長提出具體量化目標。中共十七屆五中全會雖然首次提出努力實現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發展同步,但也未提收入增長具體量化目標。

報告中提出,必須深化收入分配製度改革,努力實現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發展同步、勞動報酬增長和勞動生產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對居民收入增長不僅提出了量化目標,而且還是倍增目標,這體現了科學發展觀的要求,進一步反映了以人爲本、民生優先。這向外界傳遞出未來中國更加註重改善百姓生活的重要信號。

[存在的問題]

合理的收入分配製度是社會公平的重要體現,是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的重要保障。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城鄉居民收入大幅度提高,人民生活條件和生活質量明顯改善。但是,當前我國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下降、收入差距擴大等問題仍然比較嚴重,概括爲以下幾方面:

第一,城鄉差距是導致我國收入分配差距擴大的第一大因素,在各項原因中佔比40%以上。

很顯然,城鄉分割的戶籍制度、僵化的土地制度是拉大城鄉差距的罪魁禍首。即使是已經進城務工的農民工,也由於身份的不同而受到種種歧視。可見,要縮小中國的收入分配差距,必須果斷加大戶籍制度改革,加強農民在土地轉讓中的定價權,以及消除城市中對農民工的各種歧視性做法。

第二,壟斷是加劇收入分配不公的另一大原因。

在同一個市場經濟競爭體系中,壟斷企業和非壟斷企業根本就不處在同一個“起跑線”上。壟斷企業憑藉強大的壟斷力量在獲取資源和資金方面具有先天的優勢,進而攫取高額利潤。在內部人的控制下,又存在巨大的高福利、高工資衝動。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衆多非壟斷企業市場競爭激烈、生存環境惡化,致使員工工資福利欠佳。

第三,灰色收入是民衆最爲反感的現象之一,也是收入分配不公的主要體現。

由於監督管理制度的缺陷,致使我國灰色收入規模龐大,並已成爲擴大收入分配差距的一股重要力量,而其來源主要是圍繞權力對公共資金和公共資源的分配而產生的腐敗、尋租、侵佔公共資金和他人收入、聚斂財富等行爲。儘管具體數額到底有多少尚存爭議,但灰色收入的存在本身就說明國民收入分配已嚴重扭曲。

生態文明建設是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在經濟部分首次提出來的,這是對科學發展觀理論的高度闡釋和全面昇華。這次總書記在十八大報告中特別強調,建設生態文明,是關係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的長遠大計,並將生態文明建設列爲獨立章節,這是對人和自然關係認識的進一步昇華,也足以說明生態文明的重要性以及國家對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視程度。

十八大報告與十七大報告中關於生態文明建設部分總體來看並沒有太大的變化,都涵蓋了節約能源資源、保護生態環境的產業結構、增長方式、消費模式以及制度建設等方面,但是仔細分析會發現其中有幾個變化與亮點值得我們注意。

【報告摘要】

十八大報告中指出:提高海洋資源開發能力,堅決維護國家海洋權益,建設海洋強國。

【解讀】

這在十七大報告中是沒有提到的。發展海洋經濟是隨着人類經濟社會發展尤其是人們對海洋資源開發利用的不斷深化而發展起來的,

近年來從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到江蘇的沿海開發戰略、浙江的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再到福建的海西經濟區等,各地紛紛推出相關發展規劃,並創立了若干發展模式。實際上,在十二五規劃綱要中也提到了推進海洋經濟發展,並將其作爲轉型升級、提高產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內容,而這次又被列入到十八大報告內容,並提出“海洋強國”這個發展目標,已經明確了今後幾年我國對發展海洋經濟的支持力度,足以說明我國對發展海洋經濟的重視程度,可見,海洋經濟已經成爲我國經濟社會的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

[原因]

當今世界,許多沿海國家和地區都把開發海洋資源、發展海洋經濟作爲重要的戰略方向。隨着經濟社會發展,陸地資源趨於枯竭,陸地空間趨於飽和,人類社會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就必須努力尋找新的資源和發展空間。而浩瀚的海洋蘊藏着極其豐富的資源,具有巨大經濟價值,爲人類發展提供了廣闊空間。因此,許多國家把加快海洋資源開發與利用、發展海洋經濟放到國家戰略位置來抓。我國擁有遼闊的海洋國土,也是歷史上開發利用海洋資源最早的國家之一。在新形勢下,我們必須充分認識維護海洋權益、發展海洋經濟對於我國未來發展的重要意義,大力推進海洋經濟發展。

但是要統籌海洋資源的時序利用,海洋不僅是重要的自然資源,也是其他資源的重要載體,對海洋的利用應做到取之有時、用之有度。充分考慮海洋生態環境的承載力,既要發揮環境對經濟發展的支撐作用,又要兼顧經濟發展對環境的保護作用。

生態文明建設是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在經濟部分首次提出來的,這是對科學發展觀理論的高度闡釋和全面昇華。這次總書記在十八大報告中特別強調,建設生態文明,是關係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的長遠大計,並將生態文明建設列爲獨立章節,這是對人和自然關係認識的進一步昇華,也足以說明生態文明的重要性以及國家對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視程度。

十八大報告與十七大報告中關於生態文明建設部分總體來看並沒有太大的變化,都涵蓋了節約能源資源、保護生態環境的產業結構、增長方式、消費模式以及制度建設等方面,但是仔細分析會發現其中有幾個變化與亮點值得我們注意。

【報告摘要】

面對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的嚴峻形勢,必須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

【解讀】

“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這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思想基礎,體現了新的價值取向和生態倫理。只有基於這樣的理念,才能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才能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的現代化。

“要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這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實質和本質特徵,也是對我國現代化建設提出的更新、更高要求。

報告一大亮點就是在獨立篇章裡系統地提出了今後五年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總體要求,把生態文明建設納入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總體佈局。“十八大報告進一步昭示了我們黨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意志和決心。

“中共十六大前關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建設主要集中於經濟建設、政治建設和文化建設。隨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到十七大的時候,拓展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因此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總體佈局從過去的三位一體變成了四位一體。這次十八大報告上又從四位一體拓展到了五位一體,增加了生態文明建設。

建設生態文明,實質上就是要建設以資源環境承載力爲基礎、以自然規律爲準則、以可持續發展爲目標的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生態文明是基於生態危機、反思傳統發展觀念而進行的理性選擇。把生態文明建設擺在總體佈局的高度來論述,表明我們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體佈局認識的不斷深化,也彰顯了中華民族對子孫、對世界負責的精神。

提出建設生態文明的重要思想,不僅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佈局更加完善,而且進一步豐富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內涵;不僅對中國的發展有着深遠影響,而且對人類文明發展將產生重大影響。

“美麗中國”被寫進十八大報告,是中國共產黨人對當今世界和當代中國發展大勢的深刻把握和自覺認知,是執政理念的新發展。

[原因]

當前之所以要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一個重要原因是隻有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才能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一方面我國經濟發展面臨的資源環境制約越來越凸顯,石油、鐵礦石等重要資源對外依存度快速上升,三分之二的城市缺水,耕地逼近18億畝紅線;另一方面環境污染嚴重,環境狀況總體惡化趨勢沒有根本遏制,生態系統退化,由此帶來的自然災害頻發。此外,要意識到,資源環境問題的出現,背後有體制政策、發展方式等方面的原因,也有思想認識、自然觀方面的原因,比如生態文明的理念沒有樹立,生態不文明的做法普遍存在,自然的價值還不被承認。

[意義]

第一,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是破解日趨強化的資源環境約束的有效途徑。我國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依然突出,經濟增長的資源環境約束強化。隨着工業化、城鎮化的快速推進,經濟總量不斷擴大,人口繼續增加,資源相對不足、環境承載力弱成爲我國在新的發展階段的基本國情。

第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客觀需要。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十二五”的主線。發展與環境密不可分,環境問題究其本質,是經濟結構、生產方式和發展道路問題,離開經濟發展談環境保護是“緣木求魚”,離開環境保護談經濟發展是“竭澤而漁”。

第三,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內在要求。環境保護是重大民生問題。環境保護直接關係人民生活質量,關係羣衆身體健康,關係社會和諧穩定。

第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是後國際金融危機時期搶佔未來競爭制高點的戰略選擇。國際金融危機影響深遠,世界經濟正處於新一輪結構調整、創新發展的時期,氣候變化、能源資源安全、生物多樣性保護等全球性資源環境問題將是國際社會長期面對的重大挑戰,綠色發展、循環經濟日益成爲世界發展的重要趨勢。

生態文明建設是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在經濟部分首次提出來的,這是對科學發展觀理論的高度闡釋和全面昇華。這次總書記在十八大報告中特別強調,建設生態文明,是關係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的長遠大計,並將生態文明建設列爲獨立章節,這是對人和自然關係認識的進一步昇華,也足以說明生態文明的重要性以及國家對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視程度。

十八大報告與十七大報告中關於生態文明建設部分總體來看並沒有太大的變化,都涵蓋了節約能源資源、保護生態環境的產業結構、增長方式、消費模式以及制度建設等方面,但是仔細分析會發現其中有幾個變化與亮點值得我們注意。

【報告摘要】

十八大報告中指出:要把資源消耗、環境損害、生態效益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評價體系,建立體現生態文明要求的目標體系、考覈辦法、獎懲機制。建立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制度,完善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水資源管理制度、環境保護制度。深化資源性產品價格和稅費改革,建立反映市場供求和資源稀缺程度、體現生態價值和代際補償的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和生態補償制度。加強環境監管,健全生態環境保護責任追究制度和環境損害賠償制度。加強生態文明宣傳教育,增強全民節約意識、環保意識、生態意識,形成合理消費的社會風尚,營造愛護生態環境的良好風氣。

【解讀】

生態文明制度建設是首次提出,一個根本性的保障。

首先在段落字數上看,十七大報告用了一句話來說明法律建設,並未提到制度;而十八大報告用了一個段落來說明制度建設。這足以說明十八大報告對於生態文明制度建設的細化程度。

從具體內容看,十七大報告從節約能源資源和生態環境保護的法律政策兩個方面來闡述,概括面比較籠統。而十八大報告的方向更加明確、全面,從考覈辦法,獎懲機制、生態補償制度、耕地保護、水資源保護、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稅費改革、生態環境保護責任追究制度到環境損害賠償制度等名詞都被列入到十八大報告的具體內容,這些都是針對近年來我國生態建設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及挑戰而準備完善或出臺的新政,這些對我國建設生態宜居城市、人與自然均衡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從而實現生態安全這個終極目標。

[存在問題]

生態文明是人類文明發展的必然趨勢,是社會主義文明體系的基礎。社會主義的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離不開生態文明。我國之所以要完善生態文明制度,跟我國當前的具體情況分不開。

當前我國生態文明體制方面存在的問題有:

第一,環境產權制度不明晰,環境經濟政策體系不完善。

一是排污權、碳排放權交易制度剛起步,相關法律制度尚未確立,使得交易的合法性成爲問題,即交易後合法的排污量難以界定。

二是尚未開徵專門的環境稅。

三是生態補償機制不完善。由於環境產權界定不清,利益主體不明,再加上支持資金嚴重不足、補償標準低且缺乏可持續性,我國生態補償機制尚不完善。

第二,環境與經濟發展綜合決策機制和全社會參與機制尚未建立。

一是環境與發展綜合決策機制不完善。

二是公衆參與生態文明建設的機制尚未建立。

第三,環境執法成本高、違法成本低,監管監督機制不完善

第四,現行領導幹部政績考覈體系中生態環保指標權重低。在當前的政績考覈體系中,經濟發展指標所佔比重過大,許多部門和地方政府以GDP爲主導的發展觀仍然沒有從根本上改變。不少地方爲抓“政績”,片面追求GDP增長率,導致經濟發展方式粗放,資源消耗高、利用率低,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

生態文明建設是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在經濟部分首次提出來的,這是對科學發展觀理論的高度闡釋和全面昇華。這次總書記在十八大報告中特別強調,建設生態文明,是關係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的長遠大計,並將生態文明建設列爲獨立章節,這是對人和自然關係認識的進一步昇華,也足以說明生態文明的重要性以及國家對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視程度。

十八大報告與十七大報告中關於生態文明建設部分總體來看並沒有太大的變化,都涵蓋了節約能源資源、保護生態環境的產業結構、增長方式、消費模式以及制度建設等方面,但是仔細分析會發現其中有幾個變化與亮點值得我們注意。

【報告摘要】

要優化國土空間開發格局。要按照人口資源環境相均衡、經濟社會生態效益相統一的原則,控制開發強度,調整空間結構,促進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給自然留下更多修復空間,給農業留下更多良田,給子孫後代留下天藍、地綠、水淨的美好家園。加快實施主體功能區戰略,推動各地區嚴格按照主體功能定位發展,構建科學合理的城市化格局、農業發展格局、生態安全格局。提高海洋資源開發能力,堅決維護國家海洋權益,建設海洋強國。

【解讀】

十八大報告在生態文明建設內容中首先提出了優化國土空間佈局,是由於土地的自身特性所決定的。國土空間是經濟社會發展的載體,是一個國家進行各種政治、經濟、文化活動的場所,是人們生存和發展的依託。國土空間開發就是以一定的空間組織形式,通過人類的生產建設活動,獲取人類生存和發展的物質資料的過程。我國在長達幾千年的生產和經營過程中,形成了不同形態的空間格局,如人口的聚集、基礎設施的建設、城市的發展等。但隨着中國人口總量持續增長、工業化和城鎮化加快發展、經濟規模迅速擴張,經濟結構、區域結構、城鄉結構正在發生巨大變化,如何優化國土空間開發格局是一個關係到十幾億人口生存發展的大問題。

[存在問題]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快速發展,城鄉面貌日新月異。一方面,持續大規模的開發建設活動也給國土空間開發和環境資源保護帶來了巨大壓力,出現了地區間差距擴大、部分地區過度開發導致生態環境惡化、區域間發展不協調等問題。另一方面,在廣大的農村,徵地拆遷中引發的社會矛盾依然十分突出:一些地方挪用、截留徵地補償款,有的在補償安置不到位的情況下強行徵地,集體土地徵收已成爲各方利益衝突的焦點;被徵地農民表達訴求採取的方式越來越激烈,惡性事件時有發生。具體來說,主要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城市建設和開發無序擴張,不利於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第二,亂佔濫用耕地問題突出,嚴重影響國家糧食安全。

第三,徵地補償資金不到位,被徵地農民利益得不到保障。

第四,國有土地有償使用收入管理不嚴格,收入流失現象比較嚴重。

[重要性]

我國國土遼闊,但人多地少,耕地資源緊張,近三分之一的國土屬於難以開發利用、不適宜人類居住和生產的空間。同時,我國國土空間複雜多樣,地區差異較大。從資源分佈看,經濟社會發展所需的水土資源、能源資源和其他礦產資源,在區域間的分佈很不均衡;從經濟分佈看,東部地區生產總值佔全國的60%,廣大中西部地區只佔40%;從人口分佈看,東南部人口稠密,西北部人口稀疏。這是我國的基本國情,決定了我們必須倍加珍惜寶貴的國土空間。

[意義]

當前,我國正處於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也是工業化、城鎮化加快發展的重要時期,每年有1000萬農村人口轉移到城市,對土地、能源資源的需求持續增加,生態和環境的壓力也將持續加大。因此,我們必須處理好十分有限的國土空間與日益擴大的發展需求之間的矛盾,使有限的國土空間發揮更大的承載能力。從這個意義上說,優化國土空間佈局,統籌謀劃人口分佈、經濟佈局、國土利用和城鎮化格局,引導人口和經濟向適宜開發的區域集聚,保護農業和生態發展空間,促進人口、經濟與資源環境相協調,是一項關係全局和長遠發展的重要戰略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