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TTICC空間再造後首波展覽  《甦醒:臺東天光》今開幕

▲《甦醒臺東天光》今開幕 。(圖/記者漢聲翻攝)

記者楊漢聲/臺東報導

TTICC今年3月將LIMA展區空間再造完成後,首波展覽邀請策展人彼勇.依斯瑪哈單(布農族策劃《甦醒:臺東天光》活動,1日舉行開幕記者會規劃精彩作品導覽、座談與分享等系列活動,展期自7月1日至7月30日,開放時間爲週一至週日上午9時30分至下午5時,縣長慶鈴邀請民衆藝術家的視野,認識臺東在地多元民族與當代藝術,歡迎蒞臨LIMA展區自由參觀

饒慶鈴指出,臺東擁有豐富完整的文化底蘊,3年來透過臺東青年文化觀察團彙整多場研習營工作坊與專家論壇的討論,完成《臺東文化政策白皮書》,挖掘在地人文與自然生活,接壤國內外文化,而TTICC是原住民工藝表演藝術創作靈感、也是最接近自然生活場域文創基地,藝術家在此創作出的作品在文化藝術市場嶄露光芒,進而吸引世界各地的藝術工作者進駐潛心創作。

臺東縣原住民文化創意產業聚落(TTICC)自105年12月正式啓用,由原民會補助聚落以原住民文創設計產業、樂舞影音產業、友善農作爲3大主軸,自2018年起每年公開甄選「駐村藝術家」及「新銳設計師」進駐,至今已有29個新銳設計工作室、18名臺灣、捷克加拿大、香港、紐西蘭、日本等國藝術家以及桑布伊高偉勳、布拉瑞揚舞團、零捌玖舞蹈工作室等進駐,內容包含文創設計、藝術領域影像、音樂或樂舞創作等,除了在研究領域實踐文化創新理念,也連結臺東豐富的原住民族文化,累積臺東創作能量。

今日展演活動是TTICC於今年3月將LIMA展區空間再造完成後,首次展出《甦醒:臺東天光》,創作的主角是藝術家、實踐家部落小農,透過展出討論在氣候變遷中,原住民土地、在地農作、食材創新和藝術再現的運動,建立藝術與食物、人與土地的新關係

原住民族行政處指出,此次策展活動規劃「常設展」及「特展」,由TTICC駐村藝術家彼勇.依斯瑪哈單策劃,常設展區以歷年文創園區館藏當代藝術品爲主,包括安聖惠編織樹與記憶的連結》、Adam Renc版畫《我的家(My Home)》、黃永寶實木雕刻源頭》等;特展則從臺東「紅藜」作爲出發點,結合館藏與園區推廣的原鄉食材,將藝術連結原住民植物,用食材烹飪、創新料理和地方性食材歷史,探索植物、社羣與當代藝術的關係,從食農經驗、生命歷程及文化融合,呈現出臺東是創作與文化多元的首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