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兩會前瞻/挑戰經濟成長5% 遭遇三大難題

全國兩會3月初將在北京召開,正值經濟復甦疲弱之際,能否端出經濟對策引起關注。圖爲兩會舉行地點北京人民大會堂。(本報資料照片)

每年大陸全國兩會(人大、政協)都是對整體經濟發展方針及實踐目標的觀察窗口,分析指出今年大陸經濟成長目標很可能維持在百分之五左右,但財政政策能否配合是關鍵。在全力衝刺發展目標下,大方向是「先立後破」和「以進促穩」。然而如何恢復民衆信心,實現經濟轉型,成爲北京當局在面對未來經濟和世局的艱困課題。

今年大陸經濟成長目標全球關注,可先從幾個切面觀察:一是一線城市可作爲觀察兩會設定全年經濟目標的重點參考,其中北上廣三地都將今年經濟成長目標設定在百分之五,深圳則定在五點五;其次是大陸經濟學家看法,上海第一財經彙整十多家機構首席經濟學家看法,認爲今年政府將經濟成長目標設定爲百分之五左右可能性較大。

中經院第一研究所助研究員王國臣分析,今年大陸經濟成長目標可能延續百分之五,藉此激勵信心。惟此需搭配強力的財政政策,即預算赤字率需拉昇至百分之三點八,如此對於提振市場信心與穩定外資效果會較明顯。

他認爲大陸官方將經濟成長目標設爲「區間」比較合理,過去也有先例,如設區間落在百分之四點五到五之間。目前坊間預測百分之四點六是比較保守穩健做法,也比較符合外資與市場預期,但對提振信心有限,因爲代表維持經濟成長的決心相對不夠,「總之要看大陸宣示到什麼程度」。

內部治理 面臨三大陷阱

現階段中共內部治理問題,經濟是重中之重。銘傳大學公共事務系教授楊開煌表示,中共在廿大後經濟面臨疫情、中美博弈和經濟轉型等三大問題,分別對應政府失信於民的「塔西佗陷阱」、中美必有一戰的「修昔底德陷阱」和經濟動力不足的「中等收入陷阱」等三大陷阱。他認爲如果大陸能在上述問題上化解經濟危機,政權危機感、鬥爭、臺灣問題都是其次。

就大陸經濟發展目前遭遇困境,楊開煌認爲有三大難題:一是總體經濟向好,但個體無感的矛盾正在形成;二是經濟正面對質的轉變與量的擴充,現在全球要從工業化步入到訊息化、自動化與智慧化,對於生活、工作型態與規範全無藍圖可參考;三是在經濟轉型過程中,中共正避免陷入西方國家過度金融化導致分配不公平等境地。

疫後症候羣 不確定仍強

他觀察疫情後並非如中共所想像經濟復甦,大陸民衆還處於對未來不確定性仍強的「疫後症候羣」。如果大陸官方不能助推民衆走出疫後症候羣,會使刺激經濟比較費勁甚至困難。因此今年兩會預計仍會大力強調恢復信心。

王國臣認爲今年發展仍會是大陸兩會關鍵字,近期多次提到「新質生產力」,展現大陸想要成爲創新型國家企圖;但同時也要防風險。他認爲如把發展支柱產業當作「立」、防風險當作「破」,就回到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到「先立後破」;如果發展當作「進」,防風險當「穩」,就落實「以進促穩」。所以可預估強調發展支柱產業多於防風險。

他提醒未來應多關注大陸兩部門工作:一是掌管未來產業、軍工產業的工信部;另一是管理能源企業的國資委,在發展與安全上,中共未來經濟預料靠上述「兩條腿」走路。(系列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