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雜誌/設計師周育如 執意做一個「美麗的酵母」

圖、文/30雜誌提供

如果愛一個都市,你就會爲它做許多事,即使是垃圾,你都會自動撿起。設計周育如就是阿Q 的人。有人說臺北很醜、臺北不完美,但她很執意要做一個「美麗酵母」,6 年內搭建近百個都市設計實驗平臺,讓臺北變美麗。因爲她相信,如果「讓大家愛上臺北,臺北自然會變美麗!」

有人說,臺北猶如青春期的少年,一直還在長大沒有定性,拼貼混搭,也有點龐克搖滾。但隨着時間走過,不安騷動終會安靜下來,度過青春期後的臺北該是什麼模樣

都市的建築師、設計師、藝術家詩人正在琢磨這個問題,希望把臺北變成一個更有風格美麗的都市。他們都有自己的想像,科技的、時尚的、人文的、懷舊的......,各自都很美麗。

「最後,臺北的風格會出於誰?」水越設計師創辦人周育如曾經這樣問自己。身爲設計師的她當然對臺北也有自己的想像。

但是,當她在2006 年,心中寫下「要讓臺北變得更美麗」的夢想時,她沒有選擇知識菁英的路,寫文章爲自己的看法大張旗鼓,或到臺北市政府前搖旗吶喊。反而,她刻意降低設計師姿態,隱身在都市居民之後,因爲她認爲,臺北的風格最終會決定於生活其中的市井小民上。那時,周育如已經從法國學完設計回來臺灣10 年。從巴黎到臺北,文化衝擊開啓她內心的眼睛,重新觀看這個從小居住早就習以爲常到麻木城市。只不過,那10 年她看到的都是不滿跟醜陋,臺北跟巴黎的距離大到她不知道可以做什麼,除了暗自咒罵之外。

每一年,她會出國散心透氣,暫且逃離,她喜歡從異國文化汲取靈感。她看着世界一級城市不斷求新求變,但結果卻是愈變愈像。玻璃帷幕清水模、Gucci、三宅一生、泰國菜......,流行文化與美學菁英主導下的都市,全球都市宛如穿上制服一樣。

一邊是混雜失序的醜陋,一邊又是美學潮流或政策規畫下的貧瘠單調,周育如不希望成熟後的臺北跟其他都市一樣。她盼望臺北有自己特色,而有特色的美麗必定是從生活者自發性長出來的。

2006 年,她在自己的水越設計公司裡開始展開一個無償的實驗性計劃─「都市酵母」,創意發酵的主題爲讓人愛上臺灣都市的方法。她用自己的時間跟員工一起想點子、做活動啓動大家想像未來的臺北。

她向所有臺北人徵求臺北變美麗的ideas,然後做出大大小小的活動讓民衆參與。每個看過展覽、參加活動者,都有暫且停下來看看腳下臺北的機會。停下的瞬間就能中斷慣常思考,在他們心中植入一個小小的酵母種子

這是周育如要讓臺北變美麗的方法─啓動都市居民對城市美學的感受,讓他們變成都市酵母人。最終,酵母會轉化發酵,有機的組合成長,沁出芬芳。這樣美麗的臺北,不是周育如的,不是設計師的,而是大家共同完成。

酵母 讓臺北變黏性都市酵母,肉眼未必看見,但它在大自然中充滿活性。它們讓原本鬆散的組織黏稠在一起,靜置後就會發生酵素變化。

政大教授李仁芳曾說,一個有吸引力的都市具有「黏性」,它在每個人心中有清晰樣貌,即使離開它,也會魂縈夢牽。如何讓臺北變成一個「黏性都市」?周育如認爲,要有愈多像酵母一樣會積極主動發揮作用的人,就愈有可能。「愛一個都市,你就會爲它做許多事,即使隨手撿垃圾這種小事。」愛能讓人積極主動。

周育如自己也是因爲愛才開始動手做都市酵母。她曾透露,某天,她開車行經洲美快速道路時,被眼前的山光雲影吸引,忘了自己身在哪座城市?直到車進入市區,才又被熟悉沮喪的街景驚醒,原來這就是她每天咒罵的臺北。

山光雲影讓周育如第一次感覺臺北「可愛」。這一天,她想:「我老是認爲臺北不好,但是我又爲臺北做了什麼?」進了水越辦公室,她立刻和同事們相約,每週三開一次會議,每個人都必須提出3 個讓臺北變好的點子。這是都市酵母的開端

不到一年,總結200 多個創意想法集結成都市酵母的第一本書。這些點子五花八門,有的令人莞爾一笑,例如:設立幾座「都市山」,都市中的人工山道,讓我們隨時可以爬高,運動之外還可以登上都市叢林頂端,欣賞落日風景。或者在街頭設立「崩潰椅」,讓苦悶的上班族在回家的路上有一個盡情哭泣的角落

這些點子未必可實現,但是卻開始讓人思考「都市如何變得更人性」。周育如從收集大家的點子發現,創意點子不外落在4 個主軸上:都市建設、都市生活、都市節慶,跟都市商品。如果在這4 個面做改善,可以很具體的讓臺灣變好,也會讓大家更愛臺灣。

更多文章請上30雜誌網

►►►更多『30雜誌』好看內容都在《ETtoday新聞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