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天面對藍天微笑 這就是迪慶的“顏值”和“氣質”

春到高原,遍佈大地的綠意盎然、青山綠水盡情展現着迪慶各族人民幸福生活的原色。森林覆蓋率76.6%,水、大氣、生態環境質量常年保持全優……

在雲南迪慶,人們無須掩面而行,可以一年365天對着藍天微笑,可以暢快地大口呼吸空氣,不用擔心甘甜的山泉水會出問題,也不必困擾於城市車水馬龍的噪聲而難以安睡……

抓生態治理 持續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

2020年,迪慶州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持續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繼續強化環保督察及“回頭看”反饋問題的整改。良好的生態是迪慶最靚麗的名片。從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到持續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這是州委、州政府對生態治理的堅定決心,也是對廣大人民的莊嚴承諾。從“打好”到“持續打好”,迪慶的生態治理任務將更加艱鉅。

迪慶州2016年第一輪中央環境保護督察整改任務共23項,截至2020年12月底,全州23項整改任務已全部完成;2018年第一輪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回頭看”整改任務共10項,截至2020年12月底,全州10項整改任務已全部完成。

從“打好”到“持續打好”,迪慶州進行一次全面“體檢”,一方面爲統籌謀劃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守護好迪慶的藍天白雲、綠水青山、良田沃土找準方向,劃出重點;另一方面,也呈現出迪慶州開展好“四大行動”、打好7個標誌性戰役和貫徹落實中央、省級環保督察整改的決心和信心。

如此,迪慶生態文明建設進入快車道,天越來越藍,山越來越綠,水越來越清,高原大地的“顏值”和“氣質”不斷提升,“美麗迪慶”的目標漸行漸近。

抓生態保護 落實“河長制”護好江河湖

每年進入冬季,納帕海自然保護區成了候鳥的樂園。黑頸鶴、赤麻鴨、斑頭雁、白尾海雕、黑鸛等上百種鳥類棲息在這裡,每年的總數達3萬多隻。

過去,隨着經濟社會發展,納帕海的遊客劇增,再加上放牧、水污染等問題,納帕海溼地出現退化現象,溼地生態功能下降。

近年來,迪慶州積極整治納帕海周邊水環境,掐斷污染源,與科研單位、高校以及環境組織合作改善生態,進行生態補償,爭取當地民衆支持,推進保護、監測等管理工作,使納帕海溼地生態環境得到修復。如今,冬季到香格里拉觀鳥,領略香格里拉新奇、獨特、美麗、豐富的鳥類資源已成爲當地一張新的旅遊名片。

2020年9月22日,州委書記、全州總河長、碩多崗河州級河長王以志到碩多崗河巡河,他旗幟鮮明地提出全州“四級”河長及相關部門要積極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全面推行河長制湖長制決策部署,推動河長制湖長制落地見效,從“有名”向“有實”轉變,營造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河湖美景。

近年來,迪慶州堅持問題導向,聚焦羣衆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充分發揮“河長制”的優勢,依法依規全面清理整治河流管理範圍內的亂佔、亂採、亂堆、亂建突出問題。同時,統籌當前和長遠,進一步加強河湖水體和岸線空間管理,實現岸線資源節約集約利用,讓河湖生態持續向好發展,堅決防止水污染事件發生。

迪慶州明確提出,州縣(市)鄉村“四級河長”各負其責、盡職盡責,強化巡查檢查,建立河湖日常巡查監管制度,把河道湖泊坑塘管理好、保護好、建設好,以實際行動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形成黨政牽頭、部門協同,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格局。抓好中央、省級環保督察“回頭看”及專項督察反饋意見問題整改,強化問題交辦、整改和落實,督促問題整改到位。

河長的作用不僅僅是巡河巡湖,迪慶州不斷升級“河長制”,建立健全河道管理長效機制,加強河岸垃圾清理,搞好河道兩側綠化,嚴厲打擊違法行爲,並加強宣傳引導,引導廣大人民羣衆積極參與到環境保護工作中來,讓河湖管理保護意識深入人心,營造全社會關愛河流、珍惜河流、保護河流的濃厚氛圍,努力打造水清、岸綠、河暢、景美的生態環境。

抓生態建設 紮實推進生態惠民項目

迪慶地處高寒山區,冬季十分寒冷,長期以來,當地城鄉居民以砍柴燒火取暖,林業資源消耗非常大。

2016年以來,迪慶州分兩個階段全面實施供暖項目。據介紹,從已實施並投入試運行的片區情況看,當城市集中供熱達到300萬平方米時,每年可節約37.5萬立方米的木材和3萬噸煤炭,減少煙塵排放量1130噸、二氧化硫排放量115噸、灰渣0.75萬噸。供暖項目的實施不僅惠及民生,更具有生態效益,各族羣衆即將告別延續千年的燒柴取暖生活方式。

不僅如此,迪慶州持續以建設美麗迪慶爲主線,以最美城市、最美集鎮、最美村莊和最美家庭“四美創建”爲載體,全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協同推進發展空間生態化、文化旅遊全域化、高原特色農業現代化、人居環境綠色化、人文環境文明化,加快美麗迪慶的建設步伐。

同時,迪慶州持續加大農村山、水、林、田、路綜合治理,加快農村危舊房改造,支持農村環境集中連片整治,實施以“改路、改房、改水、改圈、改廁、改竈”,治理“髒、亂、差”爲主要內容的村容村貌整治工程,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目前,全州已累計創建州級生態文明村123個,省級生態文明鄉鎮16個。

“我不怕吃苦受累,我的責任就是和大家一起全力保護好每一棵樹、每一座山。”自2016年被選聘爲生態護林員至今,榮獲全國“最美護林員”稱號的維西縣巴迪鄉巴迪村託底上組生態護林員餘美秀在護林崗位上是這麼說也是這麼做的。

巴迪鄉託底村民小組與白馬雪山自然保護區接壤,森林資源管護面積8916畝,全村共有生態護林員11名,餘美秀每月巡山達到17天以上,對於管護的林區一切都瞭如指掌。

綠色是迪慶的“生態底色”,餘美秀的故事折射的是全州上下保護生態環境的責任和擔當。成千上萬名護林員爲雪域高原築起了綠色的生態屏障,用行動助力全州生態文明建設。

守住“綠水青山”就是守住“金山銀山”。迪慶州劃定了生態紅線,推進優化空間開發結構和土地利用效率相關工作,同時繼續推進天保、退耕還林等重點生態工程,依法對全州國有森林和集體公益林實施常年有效管護。出臺了相關意見措施,落實責任、落實人員、落實山頭地塊,開展巡山護林,紮實開展森林(草原)防火工作。

迪慶州把握順應自然、保護生態的發展大勢,已初步建成五大國家公園

普達措國家公園作爲我國首個按國際先進理念建設的國家公園,以2.3%的面積開發利用,實現對區域97.7%範圍的有效保護,並使保護區面積由141.33平方公里增加到602.1平方公里,讓更大範圍的動植物資源、人文資源和生物多樣性得到保護,開啓了探索保護與發展的新模式,成爲“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動實踐。

“我們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而且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一重要論述在迪慶早已深入人心,宛如一把打開生態之門的“金鑰匙”,如今的迪慶,以綠色爲底,這片土地流金淌銀。(央金拉姆 迪慶日報供稿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