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類常見飲料「害大腦變漿糊」 失智風險增39%

德國研究發現,日常有3大類飲料會導致失智風險大增。(示意圖/Shutterstock)

世衛統計全球失智症患者約5500萬人,每年以1000萬例高速增加,目前仍無有效治療方法,最佳預防之道在於改變生活方式與飲食內容。除了年齡因子,中年時期肥胖也是罹病風險之一,特定碳水化合物攝取量應當積極控制,例如糖。德國一項研究發現,日常生活常見的3類含糖飲料恐令失智風險大增,最高達到39%。

英國《太陽報》、醫療保健新聞網站News Medical報導,德國基森大學(University of Giessen)研究攝取不同形式的糖分對於失智症風險有何影響發現,含有大量遊離糖的飲料會導致失智風險增加,包括調味果汁飲品、調味牛奶飲品、碳酸飲料。純果汁影響程度相對較小,茶與咖啡則不會增加失智風險。

遊離糖(free sugar)是指製作餐飲過程添加的任何糖分。相對於此,一些含有天然糖分的食材與失智程度也有關聯,但程度較輕微。

市售飲料多半含有額外添加的糖分,購買前最好仔細查看成分表。(示意圖/Shutterstock)

研究團隊分析英國人體生物資料庫(UK Biobank)18萬6622人的飲食資料,年齡37歲至73歲,10年之間有1498人罹患失智症。參與者的糖分攝取量依照特定攝食種類評估,例如果汁、牛奶飲品、咖啡、茶、零嘴、醬汁、配料、早餐谷片等等。

參與者的整體健康狀況、社經狀況、家庭病史均納入考量。每天喝1杯小杯調味牛奶飲品,例如麥當勞香草奶昔,10年之間罹患失智症風險增加39%;每天喝一杯標準配方的可樂,風險增加21%。若攝取含有遊離糖或天然糖分的固體食物,研究團隊「並未發現顯著關聯」。研究成果已發表於施普林格自然集團(Springer Nature)旗下的《營養期刊》(Nutrition Journal)。

此前有研究顯示,糖分會引起發炎,發炎在神經性退化疾病扮演重要關鍵,例如阿茲海默症,這是最常見的失智症類型。

其他個別研究已發現,比起固體食物,以液體形式攝取糖分對於健康而言糟糕許多,部分原因在於大腦不會注意到液體糖分,「喝」熱量不會引發與進食一樣的飽足感訊號,很可能會攝取過多熱量,很可能令體重增加或發胖。液態糖也可能拉高血糖濃度、增加胰島素阻抗,因而引起糖尿病。世衛建議遊離糖攝取量在攝取總熱量佔比低於10%,每天攝取佔比則應低於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