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由南往北變天! 專家:今年第1道梅雨鋒條件到位

明天起的天氣逐漸轉變,由南往北逐漸轉爲有短暫陣雨或雷雨的天氣。本報資料照片

經過梅雨季節中一段難得的穩定天氣後,天氣風險公司氣象部經理吳聖宇今天在「天氣職人-吳聖宇」臉書粉專表示,明天開始新的1周,終於要開始出現比較像梅雨的天氣型態了。

他說,隨着長江中上游短波槽向東緩慢移動,並且發展出較爲深厚的氣旋式環流,配合副熱帶高壓略向東退,位於孟加拉灣的西南季風,開始慢慢跨過中南半島北部向南海北部移入,東亞一帶的梅雨條件將有逐漸到位的趨勢。

預估西南季風明天會從南海北部繼續來到臺灣附近,吳聖宇表示,底層暖溼空氣增強,大氣條件轉趨不穩定,由南往北各地會逐漸轉爲有短暫陣雨或雷雨的天氣。白天加上熱力作用,山區的熱對流發展機會也將顯著提高,並且有出現局部較大雨勢的可能性。

吳聖宇說,中層短波槽繼續向東移動,槽後有較弱的冷空氣南下,西南風跟北風交會在華南沿岸到臺灣附近,地面鋒面系統逐漸建立。由於冷空氣不夠強的關係,地面鋒的結構並不是很明顯。因爲中高層的槽線較深厚,正渦度平流較強,預報資料看起來地面的風切線上存在一些比較小的渦旋在消長活動,加上槽前輻散較強,伴隨的預估會是發展比較旺盛的對流系統。

從週二到週四各地的降雨會相對較明顯,吳聖宇表示,有對流系統通過的區域將出現短時較大雨勢,由於西南風較爲強勢,因此中南部地區受影響可能會比北東部要來得大,山區、危險區域都要暫時避免前往。

吳聖宇表示,週五到週末中高層短波槽向東離開,冷空氣減弱,南邊的副熱帶高壓勢力有向西推的機會,地面鋒面的位置也將跟着往北調整,有機會退回到長江以南地區重整,臺灣這邊的降雨也會因此減緩下來,變成是以午後山區熱對流發展降雨爲主的天氣型態。

週五鋒面還沒有離太遠,天氣仍有些不穩定,吳聖宇表示,週末期間鋒面北退比較明顯,轉變爲夏季午後雷雨的情況就會比較顯著,不過午後雷雨有時候發展還是會比較旺盛,仍要留意局部較大雨勢出現的可能性。

後續的變化,吳聖宇表示,就要看什麼時候再有中高層短波槽東移,帶動鋒面的位置再往南靠近臺灣,另一個比較大的變數就是菲律賓東方海面是否有颱風發展。

他說,之前原本就一直有颱風可能發展的預測,但是時間一再往後延,顯示預報模式對於颱風發展的掌握並不好。

如果27日之後有颱風靠近菲律賓東方然後北上,副熱帶高壓勢力就有被迫減弱東退的可能性,颱風發展的愈大愈強,東退的幅度就會越大,後續鋒面再度南下的機會就很高。吳聖宇表示,相對的,如果颱風始終發展不好,副熱帶高壓的勢力就可能會持續偏強,有可能導致鋒面位置持續偏北,對臺灣影響的程度就會比較小一些。

他說,變動性真的很高,因此後面的變化目前只能觀察,一切都還言之過早。

至於明天起這波是不是今年第一道梅雨鋒面?吳聖宇表示,基本上條件應該都到位了,也可能有較大雨勢發生的機會,雖然還是跟典型的型態有些不太一樣,但應該可以算是第一道梅雨鋒面了,再度提醒要留意天氣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