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928萬人脫貧 民政部:嚴格處理農村低保腐敗問題

民政部30日舉行「2018年第四季度新聞發佈會」。(圖/翻攝自民政部官網,下同)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

大陸民政部30日舉行「2018年第四季度新聞發佈會」,社會救助司長劉喜堂表示,從數據比對看見,「農村低保」平均標準從2068元/人、年,提高到4301元/人、年,5年內就增長了108%;另外,建檔立卡貧困戶共1888萬人納入農村低保及特困人員救助供養範圍,「其中脫貧928萬人、未脫貧960萬人」。

從2012年至2017年底,社會救助保障工作有了明顯的成果,除了農村低保平均標準增長108%之外,全年支出農村低保金也增長了55.5%。在發佈會中,劉喜堂提及民政部門在社會救助保障方面所做的工作:

一、健全政策體系

加強農村低保制度和扶貧開發政策銜接、加強並改進臨時救助工作、完善特困人員救助供養,以及醫療救助制度的政策。

二、周密部署安排

民政部與國務院扶貧辦財政部等相關部門,多次召開會議及舉辦培訓,理解政策舉措來安排部署社會救助保障工作。

三、提高兜底能力

民政部積極爭取中央財政加大社會救助保障資金投入。中央財政於2018年安排困難羣衆救助補助資金1401億元(臺幣約6225.8億元),比上一年增長5.2%;安排城鄉醫療救助補助資金235億元(臺幣約1044.3億元),較上年大幅增長52%。

四、推進農村低保專項治理

針對農村低保工作中的腐敗和作風問題,民政部採取一系列措施,嚴格指導且督促各地重點解決。

▲社會救助司司長劉喜堂表示,「脫貧928萬人、未脫貧960萬人」。

針對脫貧,民政部也依照黨中央的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進一步讓制度更完善、建立健全機制強化措施並加強銜接,此外,也提出4目標「紮實做好脫貧攻堅中的社會救助兜底保障工作」:

一、完善農村低保制度

指導各地徹底執行中央決策部署,落實民政部、財政部、國務院扶貧辦印發的《關於在脫貧攻堅三年行動中切實做好社會救助兜底保障工作的實施意見》;另外,制定配套措施,建立完善農村低保家庭覈查機制、完善低保漸退機制等。

二、拓展特困人員救助供養服務供給

積極拓展機構服務輻射範圍,讓更多困難羣衆得到物質幫助及救助服務,同時也努力改善集中供養的服務條件

三、加快建制步伐、加大臨時救助力度

徹底實施「分級審批」、「先行救助」等政策,爲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特別是脫貧再返貧的貧困人提供應急性過渡性救助。

四、持續開展農村低保專項治理

從嚴治黨責任,嚴格處理農村低保中的腐敗問題,改進民政系統工作作風,進而提高困難羣衆的滿意度及獲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