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 搞 不 定 樓 市

這是嚴肅君的第 548 篇推送

去年我們說《這套6·18的房子,等不到雙11》,那個時候正在發生的是,六環房價全面站上6萬+,漲價去庫存。

而今年,我們卻只能說,6·18也搞不定樓市。

本站房產數據中心統計顯示,2022年前5月北京新房市場成交整體趨冷,在最近的一次集中供地中,甚至等來了“官方價格”的首次下調。

但就像不管經濟再不好,依然會有熱銷品,比如口紅,還有豪宅。

01

貴的,往往纔有價值

頂流樓盤,只有牛市。

嚴肅君統計了今年前5月北京新房網籤數據,排名靠前的有---

海淀五環學府壹號院開盤選房持續11個小時,幾乎一夜清盤。緊隨其後開盤的圓明天頌開盤去化95%。

再往前,東城二環永定府、天壇府,都是霸榜網籤金額TOP5的項目。

注:統計時間2022.1.1-2022.5.31

上個月開盤尚未網籤的,海淀四環新房中建壹品·學府公館714套住宅10小時售罄,銷售額119億,直接創下2022年北京新房市場單日銷售記錄。

在北京,優質新房項目正快速出清,即便手握1000萬想上車也要靠運氣。

而這些優質項目的特質也很明顯,要麼是絕對好的地段,要麼是一二手房倒掛明顯,8.9W買的不只是海淀,還是上地。

有錢人的消費邏輯---貴不是問題,只爲價值買單。

樓市的另一面是,目前五環內外還有一批千萬級新房項目,但也的確沒有形成上文中那樣的現象級銷售。

根本原因在於,地段與房價在購房者心中不匹配。甚至有購房者直言,“1000萬在北京買不到好房子”。

典型如朝陽某五環板塊,區域內戶型面積120平起步,總價千萬起。新入場選手直接將最小面積段下探到102平,減小銷售壓力。

02

大盤起不來,個股跑不動

除了頭部頂流,我們更應該看看市場大部分樓盤現狀。

整體大盤看,北京新房市場有點冷。前5月新房成交套數僅爲去年7成,成交金額不足8成。

區域上順義網籤2097套成交第一,看成績很不錯,不過嚴肅君仔細看了下個股,網籤金額top10選手平均去化不足5成。

只能說,近兩年順義供應量太大。

聚焦到集中供地出讓項目,開盤半年以上一共有29個,其中,多達15個項目網籤不足百套,甚至還有3個樓盤網籤僅個位數。

疫情+經濟下行的環境下,購房者持幣觀望情緒漸濃。

情緒傳導至土地端,等來了北京新房“官方價格”首次下降。

豐臺龍湖+京能北宮鎮東河沿地塊,銷售指導價6.5萬/平,該區域內去年一批次入市地塊項目銷售指導價6.8萬/平,每平直降3000元。

昌平華潤平西府地塊銷售指導價6萬/平,此前入市地塊項目銷售指導價6.3萬/平,同樣降了3000元。

對購房者來說,相同片區有了更多選擇,而對開發商來說,幾家歡喜幾家愁。

03

滿300-50 地產圈要不起

今年618,電商平臺打出了“滿300-50”的促銷優惠,樓市卻跟不起。

一方面,樓盤沒有利潤空間降價促銷。

要知道,開發商現金流大頭都來自售樓回款,加上融資渠道縮窄,開發商資金壓力很大。

自2021年集中供地+限制銷售指導價以來,土地利潤率走低。房地差只有1.5萬/平的地塊不在少數,跑的快還能掙個辛苦錢,要是跑不快……

“活下去”,今年成了開發商的第一要義。加速快跑,以求更多可能性。

去年長安悅璽拿地78天實現動工,今年一批次項目中海滙智裡、和悅華錦·悅境拿地55天實現開盤銷售。

到今年二批次,中海+石泰拿下石景山衙門口地塊後隨即發佈了項目產品系。

沒有最快,只有更快。

另一方面,即便降價也賣不動。

比如青龍湖某限競房項目端午推出“部分房源89折”優惠;朝陽孫河項目6·18“每套直惠318萬”;豐臺豪宅某府特惠房源降價300萬等等。

優惠拉動銷量的前提是,項目有足夠的熱度,購房者認可,才能在優惠活動下催促下定。

問題在於,沒有前提,也沒有買房信心。

那麼,北京新房市場會一直冷下去嗎?有人說“除非放鬆限購”。

全國鬆綁樓市的氣氛已經烘托起來,據統計,前5月已有120城出手調控樓市,鬆綁限購、停止限售、降低首付比例、提高公積金貸款額度、二孩三孩家庭給房票等等。

北京不跟一把?跟了,“提高公積金租房提取比例、因疫情影響還不上房貸不收罰息”。

僅此而已。

互動時刻:

關於618買房,你有什麼想說的?歡迎大家留言與嚴肅君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