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年全球世紀主旋律

(新華社)

以100年1個世紀作爲單元,從宏觀角度來看人類歷史的發展,勾勒出其中的主旋律,也許是一樁挺有趣也蠻有啓示意義的嘗試。以過去600年爲範圍,是因爲在此之前,這個地球上尚未出現真正意義上的全球化行爲,不符全球概念。所以,就從15世紀開始吧。其實15和16世紀可以一塊兒談,因爲兩個世紀加起來就是人類的大航海時代,但又可以區分。

15世紀是中國大航海時代,主角是鄭和,從1405年迄1433年爲止的28年,前後7次,從太平洋到印度洋並進入紅海,從亞洲到非洲,基本是由國家力量主導的大規模政治、外交、貿易、文化大行動。16世紀則是西方主導的大航海時代,主角分別是(以國而言)葡萄牙、西班牙、荷蘭,及(以人而言)是哥倫布、達伽馬、麥哲倫。範圍最終覆蓋了全球。基本動機主要爲尋找資源與商機的風險投資行爲。

補上一句,在大航海之前,亞、歐大陸板塊早已有陸上絲路溝通交流。由於自古以來人類主要文明多散佈在亞、歐大陸板塊,在交通網絡特別是海陸聯通之後,17世紀開始,就出現了東西或亞歐文化碰撞交流的主旋律。1601年,義大利天主教耶穌會神父利瑪竇被允許進入北京並傳教。其實利瑪竇1583年即來到中國居住,在明朝中國頗受士大夫敬重,尊稱爲「泰西儒士」,除了作爲天主教在華傳教的開拓者,他也是第一位閱讀中國文學並對中國典籍進行鑽研的西方學者。利瑪竇進京後,接受朝廷俸祿,並與徐光啓、李之藻等明朝官員及學者攪動起了中西文化科技交流的一波大浪潮。可惜的是,之後中國即逐漸走向封閉,也因此,錯失了從18世紀開始由西方主導的歷史主旋律。

人類在18世紀的歷史主旋律是兩條並行且相輔相成的現代化路線:工業革命與資本主義。人類第一次工業革命大約自1760至1840年,以機器取代手工,大大提高了生產力;與此同時,資本主義(標誌性代表爲1776年亞當斯密出版的《國富論》)則優化了資源配置效率。資本主義與工業革命相乘相加產生了兩種效應:一、在社會內部出現了貧富差距持續拉大及階級間的剝削與矛盾問題,也因此進一步萌生了刻意與資本主義區別的社會主義,及兩種主義之間的意識形態之爭。另種效應是生產力爆炸導致產能過剩及資源不足。前者是供給面困擾,後者是需求面困擾。正是爲了要解決這兩大困擾,這就出現與形成了人類19世紀曆史發展的三大主旋律。

爲了消化過剩產能,這就走上了重商主義,通過海上貿易,一方面在全球尋找市場,拓銷產品,二方面在全球尋找資源。爲了更方便獲利,貿易船後面加上炮艦是好主意,這就走上了帝國主義,甚至爲了一勞永逸而走上了殖民主義。這三大主義就是19世紀曆史的三大主旋律。

18及19世紀的「因」到20世紀就見到了「果」。 20世紀主旋律分別是上半世紀的熱戰及下半世紀的冷戰。前後兩次世界大戰,既是反法西斯,更是反帝國主義與反殖民主義。至於冷戰,表面上是東西兩大陣營之戰,深層次其實是市場資本主義體制與計劃共產主義兩大意識形態與體制的鬥爭。體制之爭在20世紀表面上是西方勝出,其實未必,因爲2.0版還將在21世紀出現。

新世紀走了1/5,21世紀曆史主旋律至少有三:一、體制之爭進入2.0階段,是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PK美國特色的資本主義。二、東西氣運的大翻轉,具體地說,是西方主導世界600年的大退潮vs.由中國主導的亞洲大復興。三、與此平行的是海權獨霸時代的結束,及海、陸兩權並行的「世界島」(亞歐非一體化)時代的到來。600年,延伸到7個世紀,主旋律與主旋律之間其實是脈絡相同,互爲因果的。(作者爲鳳凰衛視資深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