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歲翁膝蓋爛 「3D列印骨水泥關節」讓他免躺牀3個月

利用3D列印打造出來的手術導版及骨骼模型。(圖/記者嚴雲岑攝)

記者嚴雲岑/臺北報導

一名65歲的蔡先生,2年前接受人工關節置換手術後6個月因癒合不良出現化膿發炎,雖經清創及施打抗生素治療,仍無法抑制發炎反應,但在透過暫時置入「3D列印膝關節」觀察3個月後,他在二度手術時成功免除發炎反應,迴歸正常生活

收治蔡先生的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3D列印醫療研發中心副主任陳怡文表示,他剛被送來時,不僅人工膝關節鬆脫,血液中的感染指數也很高,於是先動手術金屬關節移除,再放入3D列印並翻模的「可動式抗生素骨水泥關節」,免除長期打石膏所造成的肌肉萎縮,也讓他能在不做劇烈運動情況下得以正常行走、彎曲膝蓋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3D列印醫療研發中心陳怡文副主任。(圖/記者嚴雲岑攝)

3D列印是透過掃描直接印出立體模型,近年來逐漸用於醫療發展上。中國醫大附醫自2014年9月開設「3D列印醫療研發中心」以來,已成功用「客製化」的方式,幫99位病患找回健康,蔡先生就是其中的一例。

陳怡文說,3D列印技術是在掃描患部後,以「無中生有」的方式,列印出臟器或骨骼結構,方便醫師觀察病變並模擬手術,讓患者得到更精準的治療。

另外,若病患有「暫時」置換關節或骨骼的需求,也可透過3D列量身打造。不過,陳怡文也提到,雖然目前3D列印列印金屬的技術已經成熟,但有鑑於全球衛生機關尚未將「永久性置入3D列印醫材」納入,現在所有個案都是透過「專案研究,待病人完全出院時,身體也不能留有3D列印的醫材。

▲3D列印機器。(圖/記者嚴雲岑攝)

中國醫大附醫目前共施作了99例成功案例,其中以正齶手術佔了大半,約有70多例,緊接着爲膝關節二度置換9例、脊椎手術6例,還有患者因車禍失去頭蓋骨後,利用3D列印做暫時補救。

臺灣發展3D列印技術24年的震旦集團通業技股份有限公司客服部經理蔡君婷也表示,3D列印技術最初是用在相機、攝影機的模型製作,但近年來逐漸轉向醫療器材的製作,「上至牙套矯正器骨頭內臟,都可在幾小時內『印』出來」,徹底顛覆暨有的醫療模式與相關技術,未來也希望透過與中國醫藥大學和上海交大數字醫院合作,將3D列印技術推展到另一個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