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G發展再迎里程碑 網絡架構設計獲突破

儘管6G網絡架構尚處於研究階段,但中國移動近日發佈的《中國移動6G網絡架構技術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已被業界視爲6G發展中的里程碑

這一業界最新研究成果是中國移動在2020年《2030+網絡架構展望》白皮書的基礎上,對6G網絡架構的發展驅動因素設計理念總體設計、系統設計、組網設計等內容的進一步豐富。

中國移動副總經理同慶介紹,如同移動通信系統的骨骼中樞,網絡架構是6G系統的核心。作爲移動通信網絡代際發展的核心標誌之一,網絡架構設計前瞻性可行性、兼容性將直接影響移動通信網絡的發展路徑和應用成效,必須提前考慮。

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表示,6G網絡架構是全球關注的焦點,《白皮書》對6G網絡架構設計進行了前瞻性的嘗試和探索,創新性系統化考慮了數字孿生、網絡安全等多種要素,非常有意義

《白皮書》強調,6G網絡的架構設計,既要面向數字化時代變革,與國家戰略高度契合,又要考慮新場景新需求的驅動,同時還要論證跨界領域新技術的發展態勢和引入的可行性。

中興通訊首席科學家向際鷹說:“《白皮書》創新性地將6G網絡架構的新特徵歸納爲三體、四層、五面,這是業界第一次看到如此高度凝練,又通俗易懂的網絡架構特性總結。”

中國移動介紹,“三體”指網絡本體、管理編排體、數字孿生體,“四層”爲資源算力層、路由與連接層、服務功能層、開放使能層,“五面”是控制面、用戶面、數據面、智能面、安全面。

6G是全球移動通信產業技術創新的焦點,全球通信技術強國領先運營商和技術公司均已加入6G研發行列。儘管面向6G的技術研發仍處於探索階段,但它將在什麼時候發生,又將怎樣改變人類社會,是公衆持續關注的問題。

按照移動通信產業“使用一代,建設一代,研發一代”的發展節奏,業界預測6G將在2030年左右商用

根據IMT-2030(6G)推進組發佈的《6G總體願景與潛在關鍵技術白皮書》所展現的場景,6G將在5G基礎上從服務於人、人與物,進一步拓展到支撐智能體的高效互聯,實現由萬物互聯到萬物智聯的躍遷,最終助力人類社會實現“萬物智聯、數字孿生”的美好願景。

紫金山實驗室副主任兼首席科學家、東南大學教授尤肖虎說:“6G雖然是面向2030年之後的新一代移動通信,但5G的發展將爲6G奠定基礎。面向6G的技術與現有的5G技術逐漸結合,平滑過渡,將使現有的5G投資更有效,未來的6G發展更踏實。”

對此,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郵電大學教授張平亦指出,網絡架構需要向上兼容、向下發展,需要重視智能化對網絡簡約因素的作用,通過智能減少網絡複雜性付出的代價,實現熵減。(記者 劉 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