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年虧損不斷 科學少年停刊

曾獲金鼎獎肯定的《科學少年》雜誌,傳出停刊消息。(本報資料照片

繼兩年前老牌科學雜誌牛頓》停刊後,曾在2016年獲第40屆金鼎獎的兒童科學刊物《科學少年》,日前傳出停刊。遠流出版社董事長、《科學少年》發行人王榮文發文表示,2002年引進《科學人》雜誌後,2014年又創辦《科學少年》,希望臺灣孩子能受到科學的啓發,然而六年來始終彌補不了虧損,只能停刊止虧。

《科學少年》收掉之後,目前市面上兒少科學雜誌,僅剩下《新小牛頓》與《少年牛頓》。有出版人私下表示,兒童雜誌製作成本很高,一個雜誌至少4、5個專職編輯,加上每個月外包稿費至少15萬元以上,加上近年郵資紙價調漲,如果訂戶無法提升,出版社相當辛苦。

對不起支持的年輕讀者

王榮文表示,《科學少年》雜誌最重要的成果是開發許多本土的科學教育老師,以及繪製科學內容漫畫作者,包含將八田與一的故事畫成漫畫,或是採訪臺灣科學家談少年時的科學啓蒙等等題材,「最對不起的是,支持《科學少年》成長的5、6千個年輕讀者,以及每期辛苦寫稿繪稿作繪者、編輯,和協助審稿出題的老師顧問。」

王榮文坦言原本目標今年把訂戶數提升到1萬本,沒想到新冠肺炎疫情衝擊,許多企業減少贊助,讓媒體經營雪上加霜,「原本『科學人媒體事業部』有《科學人》和《科學少年》兩個雜誌品牌,現在《科學少年》停刊,但仍保留品牌,雜誌原本的編輯人員轉做『科學少年』品牌叢書持續投入科學書籍出版。」

保留品牌 投入書籍出版

雖然收掉科學雜誌,但對科學書,王榮文還算樂觀。他表示,遠流過去已經引進不少科學繪本或書籍,像日本的《哆啦A夢科學任意門》、《屁屁偵探》等,中村開己的摺紙書系列也賣出數萬本,顯示科學書籍市場不小。

也有出版人指出,即使得到金鼎獎,對雜誌通常沒有什麼幫助,像是《科學少年》、讀書共和國的《青春共和國》雜誌、《小典藏》雜誌都曾得到金鼎獎,但面臨出版業蕭條的市場現實,還是隻能黯然停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