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部環團爲表達改善空品的訴求,6月6日將於12處聯合發動遊行活動。圖爲4月南投埔里民衆走上街頭抗議空污,於埔里國中靜坐情形。(本報資料照片)
今年4月中部6縣市聯合宣誓禁燒生煤和石油焦,以改善地方空氣品質,雲林縣更率先通過自治條例,不過遭中央打槍。中南部環團爲表達改善空品訴求,6月6日將於12處聯合發動遊行活動,成爲史上最大規模的「反空污」行動。
據環保署空氣污染物排放清冊資料統計,臺灣1年排放73855公噸的細懸浮微粒,其中工業及電力業的總排放量即佔整體的23%,僅次於營造工程及道路揚塵。在衍生性細懸浮微粒前驅物硫氧化物及氮氧化物部分,工業排放量比率分別爲88%及41%,皆排行其他污染排放源之前兩名。
另外空氣品質報告也顯示,去年全臺7個空品區中,唯有云嘉南及高屏空品區的懸浮微粒年平均濃度不符合標準,不合格比例分別高達55.6%及45.4%,因此中南部地區要求改善空污的呼聲愈來愈響亮。
彰化地區環團爲此次活動主要發起者,彰化環境保護聯盟總幹事施月英表示,彰化北邊有臺中火力發電廠、南邊有六輕工業區,當地市區內有臺化公司,這三大廠都大量燃煤和石油焦,是彰化地區的最大污染源。
彰化縣環團聯合指出,去年彰化二林測站的細懸浮微粒濃度每立方公尺高達33.3微克,是環保署公告標準年平均值的兩倍,爲全臺第2高,增量部分則是居全臺之冠,呼籲應禁燒燃煤,還給人民呼吸乾淨空氣的權利。
今年臺中、彰化、雲林、臺南及嘉義縣市政府也開始正視空氣品質問題,4月6縣市首長聯合宣誓禁燒生煤和石油焦。本月27日雲林縣議會率先通過《禁燒生煤及石油焦自治條例》,但是經濟部表明,該自治條例牴觸《能源管理法》,中央不認帳。
爲表達改善空氣品質的訴求,6月6日中南部環保團體聯合遊行活動,響應地區包含臺中、彰化、南投、埔里、臺西、虎尾、斗六、嘉義縣市、臺南、高雄及屏東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