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藝人齊聚慶祝7月7日臺灣漆藝日。(圖/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提供,下同)
漆藝不僅爲一門綜合應用藝術,也是臺灣重要文化資產,國內漆藝協會、社團和個人創作者等各界代表,今年共同將諧音「漆」的每年7月7日定爲「臺灣漆藝日」,藉以集結漆藝界的力量,凝聚對在地自然、文化的認同,促進臺灣漆藝的自主性、原創性與永續發展。
漆藝人於昨天辦理首次慶祝活動,臺灣漆藝日發起籌備委員會召集人王賢民、臺灣漆藝協會理事長樑晊瑋、漆工藝人間國寶王清霜及黃麗淑、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主任張仁吉與漆藝各界代表,一起在主題牌匾上簽名慶賀,象徵漆藝界之共融、共存、共創,也從植樹至練漆,呈現漆藝從材料到生產的一連串過程。
張仁吉表示,7月7日臺灣漆藝日的標誌,以飽滿活力的人文自然色彩視覺呈現臺灣漆藝充沛的生命力,並以七道漆痕交互線條象徵7月7日,亦表示漆液取自臺灣山脈下的漆樹,匯流至今,也象徵工藝創作及人才逐步累積、承先啓後;有鑑於目前臺灣漆藝材料因缺乏在地自足性,國內也少有能自行煉漆者,整體漆產業更面臨人力老化趨勢,未來將以健全臺灣漆藝產業生態系爲目標,推動漆樹覆育與在地人才育成,以創造漆藝在地價值鏈和永續傳承。
黃麗淑表示,感謝工藝中心帶領漆藝人共同擇定「臺灣漆藝日」,給予漆藝人極大支持與鼓舞,相信未來不管在技術性及知識性上,會有更多屬於漆藝的舞臺;臺灣漆藝日發起籌備委員會召集人王賢民則說,未來希望所有漆藝人在這天回「孃家」工藝中心,互相分享交流彼此創作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