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旬嬤腦膜瘤延命 加馬刀術5迷思

華人健康網 記者張世傑臺北報導

腦外科「加馬刀立體定位放射手術」是治療腦瘤利器,並被譽爲「一次手術,一生守護」。69歲的江女士,11年前因吞嚥困難與行動不便就醫,當時診斷爲腦膜瘤,後利用加馬刀讓腫瘤縮小,恢復正常生活,詎料,期間又發生2次腦腫瘤擴大症狀所幸都用加馬刀有效控制,不僅「延命治療」,更是臨牀上罕見的案例

▲腦瘤發生原因不明,大多以年長婦女居多,除平衡感不佳外,頭痛也是常見臨牀現象。(圖/華人健康網)

署立雙和醫院神經外科主任潘宏基醫師指出,加馬刀對於腦部動靜脈畸形良性腦瘤、惡性癌症轉移瘤及三叉神經痛等,都有不錯的治療效果,它的安全性也相當高;「刀非刀,非常刀,腦部手術免開刀」就是加馬刀的最佳寫照。

15年控制率 達9成5

目前文獻證實,正確治療的良性腦瘤,如腦膜瘤及聽神經瘤等,15年的控制率可達到95%以上,幾乎等於治癒。據指出,民國70年,加馬刀原型機剛剛問世的時候,潘宏基教授就被派到瑞典學習這項尖端醫療技術。潘教授表示,他會如此喜歡加馬刀,是因爲用它來治療顱內的許多深部危險病竈,不必開刀就可以做到,增加病人的安全。

加馬刀的原理是使用立體定位技術,讓加馬射線以不同的角度聚焦射向病竈,正常的腦細胞只通過一條劑量的射線,沒有影響,但是被鎖定的病竈,卻會被來自四面八方的200條加馬射線擊中,受到高能量的影響而逐漸萎縮,所以不用開刀,就有治療的效果。

安全性高 不必開顱

目前臨牀已經證實,加馬刀立體定位放射手術對腦組織的傷害很小,病患在加馬刀治療過程中,不須全身麻醉,也不必打開顱骨,只需經加馬刀精準照射,使腫瘤不再成長或萎縮,甚至縮小至幾乎看不到。

只要各種邊緣清楚、直徑小於3公分體積小於15cc的腦瘤,都可以運用加馬刀立體定位放射術治療;甚至即使直徑超過3公分的腫瘤,也可先以傳統手術讓腫瘤體積變小,再接受加馬刀治療。

加馬刀手術5大迷思

1.問:加馬刀是不是真正開刀,如果不是,那爲什麼說是「刀」呢?

答:加馬刀嚴格說來不是真正開刀,但其治療的原理及成果,與開刀相類似,因僅做單一療程。將頭顱固定後,一天內治療完成,即可取下頭架,而集中的放射線產生高能量,如同在腫瘤施以開刀。相較開刀,具有不傷及周邊組織之特色,因此價值高。

2.問:惡性腦瘤適合作加馬刀治療嗎?

答:原發性惡性腦瘤,如膠質細胞瘤,腫瘤周邊與腦組織分辨不清,如果單做加馬刀治療,無法痊癒,常會復發。因此惡性腫瘤基本上仍然以手術及一般分段放射治療爲主,加馬刀只是輔助性治療。

3.問:老年人適合做加馬刀治療嗎?

答:老年人,若施行開顱手術,必須顧及常見的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等,危險性加大,而加馬刀只利用局部麻醉,在頭皮將兩公分大小的區域麻醉後,釘住頭釘,在全程治療中,均保持完全清醒,甚至於治療時可聽音樂,閉眼休息,其危險性當然小。

4.問:小孩子適合做加馬刀治療嗎?

答:小孩子可利用全身麻醉方式,加以治療,由於不是開顱手術,其危險性當然降低許多,除部份剛出生之嬰兒,頭顱未完全定型,不適合做頭釘固定外,一般小孩仍然可做加馬刀治療。

5.問:聽說聽神經瘤,很適合加馬刀治療,治療後聽力是否會下降?

答:聽神經瘤目前已證實是加馬刀治療的最佳適應症之一,過去數十年來,證實可控制達15年以上。早期使用較高劑量來治療的確會傷及相關的聽覺及面部感覺神經,但目前採低劑量來治療,甚至會保護這些神經,使之不受傷害,相較於手術治療,其保存聽神經及面神經的比例反而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