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歲網癮老頭:打遊戲打成世界第一

有記者問楊炳林:“打算還玩多久的遊戲?” “要打到我眼睛閉上的那天。”楊炳林的回答,也是許多玩家的心聲。

作者 |阿勃編輯 |騰宇題圖| 視覺中國

楊炳林獲吉尼斯世界紀錄的留影。(圖/微博@骨灰級遊戲玩家_楊老頭)

楊炳林今年88歲,玩遊戲已近三十年,從步入老年、癡迷遊戲開始,他四分之一個世紀的人生是在主機與遊戲前度過的,“機齡”比許多玩家和粉絲的年齡都大。2024年1月29日,楊炳林收到一張吉尼斯世界紀錄證書,他被正式認證爲“最年長的B站遊戲博主”。他把證書與妻子的照片裝裱在一起,提筆附言:“勤勞加智慧,能造就出未有的新紀錄”,老派而硬漢。

01“骨灰級遊戲玩家楊老頭”

有記者問楊炳林:“打算還玩多久的遊戲?”“要打到我眼睛閉上的那天。”楊炳林的回答,也是許多玩家的心聲。楊炳林在社交媒體上的名字是“骨灰級遊戲玩家楊老頭”。他接觸遊戲時,許多粉絲還沒出生;他是忠實的主機遊戲玩家,電腦只用來打牌;玩過歷代Play Station,中間一度“叛逃”到主機容量更大、遊戲更多的Xbox360,但終究還是迴歸“索尼大法好”的初心。到後來,廠商會給他送電視,粉絲會給他寄主機,所有人都用行動支持楊老“終身遊戲”的偉業。與一般人對“遊戲宅”的刻板印象不同,這位88歲的老玩家保持了極爲規律的生活:早上六點到六點半左右醒來,燒開水,做早餐,坐五六站公交車,去老年活動中心打乒乓球。他曾在地區老年乒乓球比賽中獲得亞軍,“八九十歲了,也要保持運動,增加點體力。”乒乓球和遊戲,是他退休之後的兩大愛好。在此之前,打麻將也曾有過一定地位,只是牌桌上總有人抽菸,影響健康,索性不去了。

除了遊戲,楊老也熱衷於打乒乓球。(圖/骨灰級遊戲玩家_楊老頭)

打完球,楊炳林沿着固定的路線回家,逛市場,買菜買水果。中午吃完飯必須午睡,然後就是三點到六點,如職業主播一般“雷打不動”的遊戲時間。有記者接着問:“只玩三個小時嗎?有沒有超時?”他不好意思地笑了笑:“當然有了,哪個玩遊戲的不會呢?”他單次最長遊戲時間紀錄是在經典射擊遊戲《使命召喚》創下的。想象一下,一個老先生,在震耳欲聾的槍炮聲中衝鋒陷陣六個小時,頭暈眼花,“像喝醉酒一樣”。後來他決心控制遊戲時長,不過也得常靠貼心的愛人提醒:“時間到啦,你這是單機遊戲,可以隨時暫停的,休息一下。”

楊老在他的遊戲臺前,背景是一款狙擊主題的射擊遊戲。(圖/骨灰級遊戲玩家_楊老頭)

即便遊戲可以聯網,楊炳林也只玩單機遊戲。玩多人遊戲,尤其是多人競技類的遊戲,他擔心玩家們會互相影響遊戲體驗。老先生,是個十足的“I人”。另外考慮到年紀大了,手指不靈活,玩競技遊戲很吃虧。老年人玩電子遊戲,困難本就比想象更多,比如找不到同齡的遊戲搭子:剛退休時他積極給親戚“安利”遊戲,買PS2遊戲機時想在附近找些年齡相當的人一起玩,都不成功。相熟的遊戲店老闆都樂了,“全瀘州都找不到第二個玩遊戲的老頭了”。同時,市面上的遊戲主要是圍繞年輕玩家設計的,有些單機遊戲的難度,讓他困擾。比如2022年大熱的魂系遊戲《艾爾登法環》,彼時“楊老頭玩老頭環”的視頻給年輕觀衆帶來了不少歡樂。採訪時一問,他果然沒玩下去,“操作還是太難了”。難度拉滿的“魂系遊戲”玩不進去,而難度稍低,更強調探索和智取的動作冒險作品則是他的最愛:《古墓麗影》《神秘海域》《孤島驚魂》《刺客信條》……全是孤膽英雄敘事作品,這和楊炳林年輕時的工作也有些關聯。“你看,年輕時我是搞石油的工程師,老了我就在遊戲中冒險、尋寶,去遊戲世界的各個角落看風景。”他給記者看自己整理的手寫遊戲記錄,寶藏在地圖哪裡,有什麼謎題,boss要怎麼過,遊戲劇情要怎麼選擇,厚厚一疊過塑打印的A4紙,封存着他用心記下的艱難和樂趣。遇到難關,他也不上網搜攻略,就獨自反覆琢磨。他還很愛把老遊戲翻來覆去地重開,收集全部寶物,解鎖新成就,覺得這樣纔算把遊戲玩明白了。

楊老寫的遊戲攻略心得。(圖/骨灰級遊戲玩家_楊老頭)

楊炳林很認真地說,他前二十年的遊戲經歷根本說不上“玩明白了”,遊戲的審美和興趣都是經過了多年的沉澱。1996年,他到廣東出差,第一次見識到遊戲廳的繁盛和街機的樂趣,大爲好奇。退休後他從小霸王、俄羅斯方塊入手,越玩越上癮,慢慢跟年輕人一樣時常想試新遊戲、更新設備,直到玩3A大作成爲一種習慣,纔有了後來他通過網絡爲人熟知的經歷。“我很晚纔開始理解遊戲製作人員的心思和設計,感覺到每個遊戲的道理和內涵。”楊炳林覺得成爲博主之後,更有責任傳播一種科學的遊戲觀:不能沉迷上癮,要通過好遊戲鍛鍊自己的心智,增長見識。

02“一個老頭,一臺遊戲機,一張椅子”

“小朋友”觀衆們從楊老視頻中收穫得最多的,可能是一種精神寄託。無憂無慮地打遊戲,這是許多年輕人理想中的退休生活,而楊炳林已經實現了。外孫楊藝浣總結道:“一個老頭,一臺遊戲機,一張椅子,這種感覺很舒服。”楊藝浣是楊炳林視頻中常出現的“整活”搭檔,最早開賬號發視頻的人就是楊藝浣的妻子。楊藝浣小時候經常跟着外公玩古早主機遊戲,比如《古惑狼》《三國志》。有一個視頻記錄了爺孫倆玩釣魚遊戲的場景,楊炳林一邊和精力旺盛的楊藝浣聊遊戲,一邊悄悄用攝像機給孫子的小圓臉來了個特寫,鏡頭中滿是俏皮的祖孫情。

楊老拍下孫子玩遊戲時的情景。(圖/骨灰級遊戲玩家_楊老頭)校對:遇見,運營:小野,排版:譚昕

在這樣的氛圍里長大的孩子,當然也愛玩遊戲。不過楊藝浣和外公的愛好不同,他更喜歡射擊和多人競技遊戲,青少年時期就技術過人,差點去打了職業。他玩了十五年CS:GO,曾在《絕地求生:大逃殺》中排進亞服前200名,是在線射擊類遊戲玩家最害怕的那種“追着我滿地圖跑”的高手。常看楊炳林視頻的人會留意到,他在老房子的牆上貼滿了照片。楊藝浣說:“外公特別喜歡記錄,不僅是遊戲攻略,家中大小開支他都用excel表算好。他還喜歡拍照,喜歡到處走走看看。” 楊炳林的經歷讓人想起維姆·文德斯拍的《完美的日子》裡,役所廣司飾演的公廁清潔工。不同的是,前者是安享晚年的退休工程師,後者是日本“失落三十年”的縮影;一位年過耳順後發現新技術愛上新世界,一位固守着上世紀的音樂、紙質書、膠片機……他們有不同的老年生活,但相同的是都堅持了自己的生活方式。他們的故事都在說明:一個人可以如何面對日復一日的生活,無論是身體機能還是身份階層下滑,都可以保有獨特的愛好和品位。《完美的日子》中那位清潔工,經年輕同事提點才發現,日常聽的Lou Reed磁帶貴爲當代文玩,價值不菲;在社交媒體上走紅之前,楊炳林已經默默玩了近三十年遊戲,除了孫子,沒有同好,而視頻平臺讓他與更多年輕人完成了連接,他也成了很多年輕人的精神嚮往。年輕人捧爲“新中產生活方式”的時髦玩意,對楊炳林來說,早已內化得和呼吸一樣日常,而遊戲在他的日常裡,褪去了原本容易被妖魔化的底色,變成彰顯着“日日是好日”的禪意。在樸素的日常中堅守自己的生活方式,這是楊炳林的現在,也是許多人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