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歲「肉糉嬤」十八王公廟前苦撐!丈夫兒子都過世 她還需養3個憨兒孫

圖文/鏡週刊

今年93歲的林蜂在覈電廠、十八王公廟前賣肉糉近50年,童養媳的她從小跟着婆婆採茶、種田,賺錢養家。年近半百纔開始做生意,在工地賣涼飲、檳榔、麪包,後來靠着賣肉糉賺不少錢。

走過近一世紀的人生,視爲依靠的丈夫、二兒子相繼過世,孫子今年也因肝癌病逝,看透生離死別依然包糉、擺攤,她得養活有身心障礙的長子與孫女們,那是她卸不下的擔子。歷經婚變的女兒江春蘭現在也回家幫忙,跟着媽媽學着接下傳承的責任。

鋒面滯留,新北市石門、三芝一帶連日大雨,林蜂沒出門擺攤,坐在自家客廳和女兒江春蘭一起包肉糉。大盆子裡50斤蒸熟的圓糯米已拌進醬汁,空氣中泛着鹹香。撕去桂竹葉捲曲部分,彎成漏斗狀,裝進滿滿的糯米飯與滷過的豬肉、炒過的菜脯,再用糉繩綁上活結,過程不到5秒鐘。

「現在年紀大了、手腳比較慢。我包糉快50年了。」林蜂已經93歲(虛歲94歲),連民國幾年出生都不記得,只知道自己屬兔,但她動作一點也不慢,聲音宏亮,「我最早是在發電廠(核一廠)賣,後來去十八王公那裡,彼陣還沒有什麼人賣肉糉。」新北市石門區的十八王公廟,供奉着清朝欲渡黑水溝來臺卻遭遇海難的17人與一隻忠犬,早年信衆用麻油雞、油飯祭拜,後因攜帶與食用方便衍生成糉子,發展出石門獨特的糉產業。

「最近一天包150斤的米,差不多1,800顆,端午節快到了,有人訂。」包到一個段落後,林蜂緩慢地起身,要熬煮下一批拌入糯米飯的醬汁。膝蓋退化,她用雨傘充當柺杖,緩步走向陳舊的廚房。

鐵鍋擱在由竈改建的瓦斯爐上,「20多年前才改,古早還要燒柴咧。」先下豬油,油熱放入紅蔥頭爆香,「一定要紅蔥頭,用油蔥酥比較快,但不會香。」炸到變色,再加進辣椒粉、胡椒粉、五香粉、醬油等調味料,不顧女兒反對,該加什麼全都露,「還要一些滷豬肉的滷汁。」

石門糉各家作法大同小異,決定味道的關鍵就是醬汁,雖然有固定比例,林蜂還是不放心讓女兒製作,堅持自己來。「米蒸熟再攪拌,以前要用大煎匙一直攪,20斤米攪得要死。」

更多鏡週刊報導【93歲肉糉嬤2】富爸爸重男輕女 狠心貼錢加女兒換貧戶兒子【93歲肉糉嬤3】工地賣涼水賺很大 幾年就買土地 警察阻止她反被打【93歲肉糉嬤4】十八王公鼎盛時日賺數十萬 攢的錢都成兒孫醫藥費

►出國必囤!日本必買超綿洗臉泡泡~

►有沒有過期的票券,點這邊讓你的過期票「復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