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歲王振義未來科學大獎獲獎感言:爲什麼不獎勵年紀輕的人

(原標題:96歲王振義未來科學大獎獲獎感言:爲什麼不獎勵年紀輕的人)

澎湃新聞記者 賀梨萍

他們二人對治癒急性早幼細胞白血病(APL)做出了決定性貢獻。APL是一種特殊類型的急性髓系白血病,其起病及誘導治療過程中容易發生出血和栓塞而引起死亡。正是張亭棟和王振義等人的工作,使APL的治療5年後生存率達到90%。近三十年來,由於全反式維甲酸(ATRA)及砷劑規範化臨牀應用,APL已成爲基本不用進行造血幹細胞移植即可治癒的白血病。

20世紀70年代,張亭棟及其同事研究首次明確三氧化二砷(ATO,俗稱砒霜)可以治療APL。20世紀80年代,王振義和同事們則首次在病人體內證明全反式維甲酸(ATRA)對APL有顯著的治療作用。值得一提的是,他們的工作在國際上得到了驗證和推廣,使ATO和ATRA成爲當今全球治療APL白血病的標準藥物,拯救了衆多患者的生命

獎項宣佈後,生命科學獎委員會和捐贈人隨即電話連線了王振義。在新晉的四位未來科學大獎得主中,王振義的“獲獎感言”篇幅最長,而其中大部分篇幅表達了其對年輕科學家的“期望”。

得知獲獎後的王振義首先表示,“心情好的壞的都有,好的一方面是覺得我們國家重視科學,做了研究工作對人民有益處就受到表揚和獎勵,我作爲受獎者非常高興。”但他隨後表示,“另外一方面我非常憂愁,這個獎爲什麼給一個年紀大的人,我96歲了,你爲什麼不獎勵年紀輕的人?我們年紀輕的人難道沒有科學家了?難道他們沒有創新嗎?”

王振義在電話裡的聲音略有失望,“我覺得我這個方法治療的只是一種急性白血病,不是治療所有的急性白血病。每天都有急性白血病的人死去,我非常難過,覺得我們努力了幾十年就解決了一種白血病。”

他還提及了他的學生陳竺。陳竺院士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終身教授現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紅十字會會長農工黨中央主席。“他參與了這項工作,而且做了很大貢獻,爲什麼不給他,而給我這個老頭子呢?”王振義認爲,“獎勵年輕人可以鼓勵他們繼續努力,看看我們的理想如何實現。”

王振義在連線中對現行的評價體系也給出了其個人建議。“現在並不是鼓勵有理想的年輕人去刻苦工作幾十年,而是去看他的論文。”他以自己此次獲獎工作的成果發表來說,“我這項工作的第一篇論文是發在中等的雜誌上,不是最高級的雜誌上,所以這個問題值得我們國家考慮。”

如何去評價一個年輕的科學家?在王振義看來,“要去看他有沒創新性、有沒有鑽研性、有沒有刻苦地做好工作、有沒有耐心,因爲成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

他在最後再次強調,其憂愁年輕人跟上來的不夠。“看論文不看它實際的功能和(人的)工作能力,所以年輕人爲了論文而工作,論文通過了發表在高級雜誌上了就認爲自己了不起了,這個是做不出工作的。”

據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官網,王振義生於1924年,江蘇省興化人。內科血液學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法國科學院外籍通訊院士,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終身教授,瑞金醫院終身教授,上海血液學研究所名譽所長。其在醫學上的最主要貢獻是利用全反式維甲酸誘導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細胞分化,在臨牀上極大地提高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病人的完全緩解率和長期生存臨率。

王振義1948年畢業於上海震旦大學醫學院,獲博士學位。他先後擔任過內科學基礎、普通內科學、血液學、病理生理學等教學工作,先後培養博士21人,碩士34人,2003年被評爲“上海市教育功臣”。歷任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主治醫師、主任(1948-1960)、上海第二醫科大學病理生理教研室副主任、主任(1960-1982)、基礎醫學部主任(1982-1984)、上海第二醫科大學校長(1984-1988)、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上海血液學研究所所長(1987-1996)。

1954年起,王振義從事研究血栓和止血,在國內首先建立血友病A與B以及輕型血友病的診斷方法。1980年起開始研究癌腫的分化療法。1986年在國際上首先創導應用全反式維甲酸誘導分化治療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獲得很高的緩解率,爲惡性腫瘤在不損傷正常細胞的情況下,可以通過誘導分化療法取得效果這一新的理論,提供了成功的範例

2011年,王振義榮獲2010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2012年3月6日,由於在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研究中取得原創性成果及開發全新療法,其與陳竺共獲第七屆聖捷爾吉癌症研究創新成就獎

值得一提的是,在醫學科學界,王振義先後培養出了陳竺院士、陳賽娟院士、陳國強院士,外界稱其“一門四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