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凡達》的「伊卡蘭」真的有!新屬種翼龍以牠命名

中國科學家發現一類翼龍新屬種:「阿凡達伊卡蘭翼龍」。(圖/取自中科院古脊椎動物古人類所,下同)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

中國科學家發現一類翼龍新屬種,這類翼龍的頭骨頂部平直,下頜腹側發育奇特片狀半圓形骨質脊以及鋒利的牙齒,這些都與科幻電影《阿凡達》中、飛行翼獸「伊卡蘭」的頭部極其相似,此一新的翼龍就被命名爲「阿凡達伊卡蘭翼龍」。

這種白堊紀翼龍(Ikrandraco avatar gen. et sp. nov.)比電影中的伊卡蘭(Ikran)小很多,翼展僅1.5公尺左右,而伊卡蘭的翼展可達12公尺。這是中國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所研究汪筱林團隊的最新發現,並發表於《自然》雜誌子刊《科學報告》中。

研究團隊在中國遼西地區距今約1.2億年前著名的「熱河生物羣」中發現新的翼龍,包括兩件化石標本,正型標本產自建昌縣喇嘛洞鎮,保存完整的頭骨和下頜,以及部分身體骨骼;另一件標本產自相鄰的凌源市四合當鎮,包括完整的頭骨、下頜和部分頸椎。伊卡蘭翼龍與其他已知翼龍的最大不同,在於其只有下頜骨脊卻沒有上頜骨脊。這一奇特的頭飾形態在已知的翼龍中從未被發現過,在現生動物中也沒有實例。中國和巴西古生物學家認爲,頭骨發育脊(頭飾)的最常見功能性別展示或屬種展示,而僅有下頜骨脊的伊卡蘭翼龍則降低頭飾僅作爲展示功能的可能性

牠的下頜骨脊呈半圓形,邊緣平滑似刀片狀,很可能還具有一層較薄的角質鞘,這使其在飛行和捕食時具有切割流體和降低阻力的功能。科學家推測,伊卡蘭翼龍在淡水湖泊獵食時,會貼近水面飛行,薄薄的下頜骨脊部分或全部切入水中,迅速將水面獵物捕獲,類似於剪嘴鷗的捕食行爲。其喉囊也是爲了儲存連續捕獲的魚類,類似現生的鵜鶘,減少因爲多次飛行捕食中所消耗能量。(新聞來源: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所)